C视频丨144名成渝地区残疾儿童康复师同台竞技,未来两地还将有这些新动作
发布时间:2025-08-28 22:01:22 浏览量:2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8月28日,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技能大赛(决赛)在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开幕。成渝两地144名残疾儿童康复师分为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孤独症儿童康复和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5个不同组别,同台竞技、深入交流。
本次大赛初赛于2025年6月启动,经过初赛评审,共有48支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历时2天,采取现场综合知识笔试、知识竞答形式进行。
在决赛赛场,选手们通过必答题和抢答题等不同环节,围绕残疾儿童康复专业知识、技能展开竞赛。“本次竞赛中的题目涵盖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方方面面,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结合残疾儿童情况制定专业方案,体现出医康教融合理念,创新思维突出,人文关怀贯穿始终,但跨学科思维有待强化。”四川省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副主任刘霞说。
本次竞赛评委、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康晓东表示,竞赛能够体现出川渝地区孤独症康复机构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康晓东认为,本次竞赛参赛团队更注重夯实基础,应当在孤独症康复前沿知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期待未来的竞赛中能够有相关内容,让竞赛为川渝两地的残疾儿童康复人才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
近年来,川渝两地残联系统联合出台《川渝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共同举办多届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技能大赛、创业先锋大赛,联动开展“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等,打出了一系列携手共进、紧密合作的“组合拳”,构建“协同创新、科技赋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实现从“应救尽救”到“精准优救”、单一服务到“医康教”融合、传统管理到智慧服务的跨越。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说,赛后将把赛事成果转化为实践动能,推动专业技能与创新理念融入康复服务全过程,推动构建康复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
该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川渝两地将持续在康复人才培养、机构规范化建设、康复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重点落实数据互联互通、医疗资源共享、服务标准统一、质量协同管控等关键举措,联合探索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