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父母吵根本没用,夺手机断网更翻车,共情孩子是上策
发布时间:2025-08-28 19:11:26 浏览量:1
这几天频繁遇到家长问孩子玩手机上瘾的有关问题,什么方法都用了,但总是管不住。
吵也吵了,手机也夺了,网也断了,但亲子关系也翻车了,而且孩子玩手机反倒更沉迷了。
该怎么让孩子手机防沉迷呢?硬碰硬对孩子根本适用不了,倒不如试试共情与接受。
01
对于孩子玩游戏,我一直不支持但也不会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
就像成年人刷视频和肥皂剧一样,郁闷和无聊时,也会是生活的调节剂。
想想咱们大人刷剧时,一般都是百无聊赖之时,或者情绪比较低沉,需要一点快乐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打发时间的方式有时是刷剧,有时是吃东西,有时是跟朋友聚会。
这些似乎都是很正常来释放情绪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放松和松弛感的一种实现途径。
可是孩子们,拿到手机娱乐,家长就会认为要废掉了,一眼都不能看见,一点都无法允许。
于是,就开始说教,讲道理与吵的模式:
你一个学生,整天光想着玩,抱着手机就不放下来,要废掉吗?
很多时候孩子刚开始玩手机只是好奇与新鲜,却被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通指责与批评。
但这些根本没有平复孩子的情绪,反而暗暗种下了更加叛逆和玩得更肆意的种子。
我建议家长要弹性对待电子产品,不要只怪手机坑娃,也要想想家长是否给孩子同样挖过坑。
后台也有个别家长看到我的分析与建议,骂得很难听,他无法接受孩子沉迷手机也有可能是家长硬碰硬的结果。
但还是想对家长说:
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你所接纳的,慢慢都会消散。
02
家长不能把对孩子的恨铁不成钢,全都怪罪在手机上,也要多觉察和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本着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和早修正的理念,少让孩子耽误点时间,少走点弯路。
这是作为一个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发自肺腑的忠告。
家长当然可以觉得我说得不对,拉黑取关我就是,或者随便打口水战,都没关系。
但家长的执迷不悟与执念,最后吃亏的是你家孩子。
当初有多自负,有多觉得自己无比正确,将来后悔的时候,就有多彻底。
孩子有问题,家长要先吃药。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家长要先检索家庭教育问题,要追溯孩子情绪背后隐藏的真相。
要么是价值感的缺失,要么是信心的崩塌,要么是觉得努力也没有用,要么是挫败感吞噬了自己的行动力与心力,陷入了情绪内耗。
孩子不可能跟手机绝缘,在当今电子产品时代,做不到。
但那么多孩子都玩手机,只有一部分孩子陷入了沉迷,这是家长要考虑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没有无缘无故的沉迷,一定是在沟通方式与共情以及同理心方面出现了偏差。
不去解决亲子关系和有效沟通,只吵孩子放下手机,断网摔手机,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甚至还会加速孩子沉迷手机的进度。
03
也有很多家长说:
你说得很对,但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具体的方法,直接用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放下手机。
只能说无解,如果家长不去理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底层逻辑,以及对大脑的影响,也不关心孩子想什么。
只关心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好好学习,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解决亲子关系的问题,缺乏共情和觉察力和有效沟通,只想用一个方法来改变孩子,有点异想天开。
想要方法,也很容易,找一本心理育儿书籍,里面的方法讲了一箩筐。
但家长能不能用,能不能落地到日常养育,能不能知行合一,还真不是给一个方法就完整的问题。
想让孩子放下手机,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慢慢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需求。
其次,家长要理解共情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缺失的价值感与满足感和自主感。
最后,不要把手机当成洪水猛兽,而是一种可协商的工具,合理作用即可。
家长多去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感,满足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与存在感时,手机自然就不会沉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