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丨开学在即,孩子如何顺利衔接校园生活?儿童心理科专家支招
发布时间:2025-08-28 18:00:18 浏览量:1
大皖新闻讯暑假尾声已至,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家长陷入焦虑:孩子还停留在假期熬夜、随性玩耍的状态,如何帮他们快速“收心”,平稳适应开学后的学习节奏?8月27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采访了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媛媛,她指出,需提前按校园作息表规划孩子每日流程,用仪式感和亲切感,点燃新学期期待。
提前对接校园节奏,避开“开学时差”
“假期里,很多孩子的作息完全打乱,熬夜刷手机、早上睡懒觉成了常态,若开学前不及时调整,很容易出现‘开学时差’。”黄媛媛强调,作息调整是开学准备的“基础工程”,核心在于“提前启动、循序渐进”。
她建议家长在开学前提前调整:按照孩子上学时的作息表规划每日流程,比如早上7点准时起床、晚上9点半准备入睡,早餐、午休时间也完全对接校园节奏。“切忌开学前一天才突然改变作息,孩子的生物钟需要时间适应,强行调整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针对家长关心的“电子产品戒断”问题,黄媛媛给出灵活方案:“直接禁止使用不现实,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可以采用‘阶梯式减少’策略,比如每天比前一天少玩15-20分钟,同时用户外散步等活动替代屏幕娱乐,慢慢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开学准备中。”
用仪式感与亲切感,点燃新学期期待
“让孩子对新学期产生‘向往感’,比反复催促‘收心’更有效。”黄媛媛认为,开学前的心理准备,关键是帮孩子建立“对校园的积极联想”,减少抵触情绪。
她建议家长多和孩子聊“校园里的美好回忆”:比如回顾上学期和同学一起参加的运动会、得到老师表扬的课堂表现,或者畅想新学期可能遇到的新同学、新课程。“要避开‘开学就要吃苦了’‘再玩就跟不上了’这类负面表述,否则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开学仪式感”也是提升期待值的好方法。黄媛媛建议,家长可带孩子去附近的文具店,让孩子自主挑选笔记本、笔、书签等新学期用品,再一起整理书桌、分类摆放课本和文具。如果学校离家不远,还可以带孩子去校园周边转一转,看看熟悉的教学楼、操场,化解长时间假期带来的“校园陌生感”。
轻松的“家庭会议”也能为开学助力
“孩子适应开学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方式。”黄媛媛特别提醒,很多家长习惯关注孩子的不足,比如“你怎么总拖延”“上次作业错了一堆”,但频繁指责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让他们对学习丧失兴趣。她强调,家长应把目光放在孩子的“优势和进步”上。“及时的认可会让孩子感受到自身价值,从而更有信心面对新学期的挑战。”
一场轻松的“家庭会议”也能为开学助力。黄媛媛建议,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制定新学期计划:比如每天的学习时段、手机使用时长、周末的户外活动安排,还可以约定简单的奖励机制——比如每周按时完成计划,就一起去公园野餐、看一场动画电影。“计划不用太严格,要给孩子留有余地。”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周镕健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