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老乡们,那个敢说“很多人外出打工”的领导,别急着举报!

发布时间:2025-08-28 16:48:40  浏览量:2

灯光稀疏的安置小区,照见的不是面子,而是无数家庭的生活现实。

“入住率不低的,是有人住的,有的是舍不得开电灯,有的是都出去打工了。”央视《新闻调查》里,贵州当地领导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面对记者关于安置房入住率的提问,他没有选择用漂亮的场面话,而是坦承了当地就业岗位不足的困境。

这话说得实在。搬迁之后,就业确实是最大的问题。当地的领导一点也不忌讳,而是实话实说,当地就是没有工作岗位满足当地人的就业需求,大批的当地人就是离家外出打工的,这是生活所迫,不得已,他们也希望家人团聚,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但是没办法啊。如果在当地就能就业,就能赚钱,谁还会愿意外出打工的呢?

很多老乡们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留在老家就是养不活一家老小,只能自己外出打工,让家人成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一把辛酸泪啊!

我好奇的是,以前只要我们一提到这样的话题,老乡们就会愤怒,说是对他们的歧视和排外,是地域歧视,就会去举报和投诉甚至报警,那么,他们若是看到听到了他们当地领导这么直接坦诚地说,他们会不会也愤怒,会不会也去举报投诉当地领导呢?按老乡们的习性,这样的事情他们完全是做得出来的,那就是,他们的家乡是说不得的,哪怕是天皇老子,更何况一个当地的区干部。

为何有人会愤怒?为什么要去举报投诉?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话刺痛了神经。谁不希望自己家乡被赞扬?但发展中的问题,不会因回避而消失。正视现实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一个劲地夸自己的家乡是山清水秀好地方,可是,老乡们自己又干嘛要离开,干嘛不去每天生活在家乡的山清水秀之中呢?

那位领导的直言,道出的是许多地区面临的普遍性困境。若能在家乡获得尚可的收入,谁愿背井离乡,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让老人成为留守老人?离乡打工对许多人而言不是“选择”,而是“不得不”。家乡风景是美丽,可是家乡现在留不住人,只有旅游开发了,美丽风景才能当饭吃。现在为了生存,只得外出谋生,只得告别家乡的山清水秀。

那位说实话的领导,并非在“唱衰”家乡,而是清醒地认识到现状和挑战。只有承认不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老乡们你们也没必要愤怒,也没必要去举报和投诉说这话的当地领导,当地领导不过是说了实话。

灯火稀疏的安置楼里,藏着许多家庭的无奈:选择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那位敢于说出“大家都出去打工了”的领导,真的不该被指责,这也不算家丑,不是在揭短,而是在承认一个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现实困境,他的坦诚,恰恰说明了解实际情况,并希望改变。真正该被关注的,是如何共同努力,让更多家庭不再被迫分离。

所以,老乡们,以后再听到有提及你们的家乡提及你们外出打工,你们不要再愤怒了,也不要再觉得这是对你们的歧视和排外了,也没必要去举报投诉甚至报警,你们更不要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那位说了实话的当地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