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河北:多维关爱,温暖留守困境儿童成长路

发布时间:2025-08-28 11:04:21  浏览量:1

河北3.79万名“爱心爸妈”编织守护网

多维关爱,温暖留守困境儿童成长路

8月11日,阜城县“爱心妈妈”王梦雨与“女儿”一起做游戏。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

依偎在父母身边,吃着家常菜,聊聊心里话,这样的日常,是很多留守困境儿童内心的渴望。

聚焦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在河北,一个3.79万人的“爱心爸妈”群体展开帮扶。

2023年以来,省妇联持续把“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列入服务妇女儿童10件民生实事,全省先后开展关爱服务10.9万余场次。今年,着力打造关爱服务2.0版本,各地分层次分领域招募志愿者,完善多维度、专业化关爱服务体系,延伸帮扶链条,一个个“爱心爸妈”走进留守困境儿童生活,让这些孩子找回“家”的温暖。

大手牵小手,关爱不止步

两年前,家住安新县芦庄乡的李梓12岁,父亲遭遇意外瘫痪在床,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走进他们家,小姑娘蹲在灶台边烧火,不停地拽袖子挡手腕。”乡卫生院院长邢小敏忘不了第一次入户走访的情景。

她走过去,轻轻拉过李梓的手,看到孩子手腕处一道道抓痕。“夜里害怕,就想抓点什么。”李梓的回答让邢小敏感到心疼。那天下午,邢小敏马上联系心理专家为李梓进行心理干预。

“我得帮她。”邢小敏通过县妇联,申请成为李梓的“爱心妈妈”。从此,她一有空就带着生活用品、文具去李梓家,鼓励李梓振作起来,追求自己的梦想。

呵护留守困境儿童成长,这些年,我省数万名妇联干部深入村镇、社区入户走访,了解孩子生活状况,各地妇联干部、机关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结合自己专长,采取“多对多”“多对一”“一对一”等方式,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学业辅导、爱心陪伴等关爱服务。

“这一年,孩子状态好多了,帮父母做饭、喂鸡,还主动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李梓的变化,让邢小敏很欣慰。

大手牵小手,“爱心爸妈”的出现,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困境儿童。石家庄“爱心妈妈”陈静与梓瑄一起逛萌宠店,实现孩子微心愿;邢台“爱心妈妈”李淑珍带着吉祥到北京研学,开阔视野;廊坊“爱心爸爸”翟雪峰为小凯的学习成绩操着心……

在我省,各地妇联倡导“爱心爸妈”开展“6+N”精准关爱,即每月一次问候、每季度做一件实事、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健康教育、每年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寒暑假陪伴参加一次亲子实践活动、帮助实现一个微心愿,再根据儿童实际需求开展多种特色关爱。

“我们希望困境儿童能感受到不断档的善意和温暖。”省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他们还编印了志愿服务指导手册与成果案例,开发“爱心爸妈”系列培训课程和专题网课,对“爱心爸妈”和志愿服务团队进行线上线下指导,目前各类学习已经覆盖5.8万人次。

多方力量汇聚,帮扶更加专业精准

送一份文具礼包、进行一次谈心、做一场趣味游戏,日前,在顺平县大悲乡,保定市铿锵玫瑰创业联合会的志愿者们走到10余名孩子身边,带着他们快乐过假期。

为让困境中的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童年,保定市铿锵玫瑰创业联合会专门成立了“妈妈帮”分会。“除了设立救助金、开展公益活动,我们还邀请教育专家开展公益讲座,给困境儿童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帮助。”保定市铿锵玫瑰创业联合会会长、“爱心妈妈”王惠说。

家庭教育讲师、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近年来,我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吸纳众多专业人士加入“爱心爸妈”队伍。他们成为孩子们“身边的爱心爸妈”,重点为有学习困难、家庭矛盾的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在衡水,沁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14名志愿者加入“爱心爸妈”行列,成为数十名留守困境儿童的专属心理咨询师。他们通过倾听、绘画、沙盘疗愈等方法,帮助孩子走出负面情绪,重建安全感。

“全市‘爱心爸妈’心理公益热线,也设在沁心社工,24小时有志愿者接听。”衡水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沁心社工所有志愿者都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公益热线开通以来,他们已经为360余人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每个家庭情况各异,每个孩子需要的帮助也不尽相同。

“针对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爱心爸妈’着重进行生活照料、关爱陪伴和心理疏导;围绕留守儿童,志愿者们定期家访,开展寒暑假关爱、安全防护教育;面对残疾大病、生活困难的孩子,‘爱心爸妈’可以帮助办理低保,争取助学金,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省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最需要的帮助,各地妇联会及时梳理儿童实际需求,因人施策、分类帮扶,让爱护直抵人心。

关爱服务升级,多维度点亮孩子未来

在5D影院,来一场沉浸式观影;戴上手套,体验一把漆扇制作的乐趣……

7月7日,石家庄市妇联举办“爱心爸妈”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40多名来自平山县的孩子,在“爱心爸妈”陪伴下,走进石家庄规划馆参加研学活动。“我们不光要走到孩子家里,也要带他们出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石家庄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为给留守困境儿童成长提供更好条件,我省创新打造“妇联+社会组织+爱心驿站+爱心爸妈”关爱模式,各地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妇女儿童之家、巾帼家教指导服务站、美丽庭院等阵地,建起1700余个爱心驿站,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空间。

因为成长环境特殊,留守困境儿童有的缺乏学业辅导,有的法律意识淡薄。弥补他们的家庭功能缺失,需要构建一个多元、专业、深层次的帮扶网络。

“爱心妈妈,算我一个。”去年看到妇联招募“爱心爸妈”,定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刘燕飞第一时间报了名。

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刘燕飞发现很多涉案未成年人都存在家庭监护及教育不足的问题。成为“爱心妈妈”后,刘燕飞多次到结对帮扶的涉案未成年人家里走访,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带他参加志愿活动,帮助孩子一点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除了‘检察官妈妈’,我们还在推动组建‘医护妈妈’‘社工妈妈’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说,在关爱服务2.0版本中,我省将持续扩大志愿者招募力度,从生活保障、教育成长、全面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打造多维度关爱服务圈,进一步提升社会参与度,建立全周期、系统性、深层次关爱帮扶体系,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专项综合服务,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都能困有所帮、难有所扶。

失去关爱、身陷困境的儿童让人放心不下,年满18周岁的帮扶对象也通过“筑梦续航”计划走进“爱心爸妈”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