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5-08-28 07:40:40 浏览量:2
免疫规划稳步推进,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超99%
我省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河北日报讯(记者孙青)记者从省残联获悉,“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建立健全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婚前医学检查率、产前筛查率、安全生产事故下降率、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等多项指标,提前达到或超过国家预期目标值,全省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河北省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婚育健康宣传教育、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连续4年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和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产前筛查率超97%。
在防控疾病致残方面,河北省做好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登记在册的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超98%。
为改善康复服务水平,河北省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提供手术、康复训练、辅具适配等康复救助,人工耳蜗产品及手术等31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先后为132.5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超99%。
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成长发展,早发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有助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
近年来,河北省深入实施孤独症儿童筛查干预促进、康复服务提升、教康融合和家庭暖心四项行动,在38个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试点县(区),构建起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一体化服务网络。同时,推动在特教学校开设孤独症班,基本实现每个设区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都有定点康复机构的目标。
在今年的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中,河北省首次加入孤独症康复教师职业技能成果展示,16支队伍48名学员展开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比拼,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过去5年,河北累计为1.7万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残疾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河北将继续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服务网络,引导公众增强健康意识,助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