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病除!咋提高儿童给药依从性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5-08-24 10:40:09 浏览量:1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喂药的技巧自然也不一样。
0 - 1岁的宝宝,味觉刚开始发育,还不算特别敏感,但吞咽能力比较弱。这时候喂药就得格外小心。可以把药溶解在少量奶里,用奶瓶喂给宝宝。要是宝宝不接受这种方式,也可以用滴管。把滴管放在宝宝嘴角,慢慢挤药,让药顺着脸颊流进嘴里。
等孩子到了1 - 3岁,幼儿的味觉变得敏感起来,对药的味道很抗拒。而且他们开始有自主意识,不喜欢被强迫。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选择水果味的药。要是药本身味道不好,也可以稍微加点果汁,但果汁和药的比例要控制好,一般果汁占比别超过三分之一,不然会影响药效。喂药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趁他们不注意把药喂进去。
3 - 6岁的学龄前儿童自主意识更强了,会主动拒绝吃药。这时候就得跟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吃药能让病好起来。也可以用奖励的办法,比如吃完药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或者吃颗小糖果。
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喂药技巧后,喂药时的安全操作也不容忽视,体位、工具和剂量这三要素很关键。
喂药时孩子的体位很重要。要让孩子半躺着或者坐着,头稍微抬高,这样能防止呛咳。千万不能让孩子平躺着吃药,不然药容易进到气管里,非常危险。
在工具的选择上,普通勺子喂药容易洒出来,还可能让孩子呛到。这时候可以考虑用专门的喂药器。它有防呛设计,头比较小,能准确地把药送到孩子嘴里,而且能控制流速。使用时,把喂药器伸到孩子口腔一侧,慢慢推动活塞,让药一点点流进去。
另外,剂量一定要按照医生说的来。可以用带刻度的喂药器或者量杯来准确量取药量,不能多也不能少,不然会影响治疗效果。
解决了操作层面的问题,孩子心理上抗拒吃药该怎么办呢?其实可以试试游戏化喂药五步法。
第一步是提前沟通。跟孩子说清楚为什么要吃药,告诉他们病好了就能出去玩之类的,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第二步是角色扮演。可以假装自己和孩子是医生和病人,孩子当医生给自己喂药,然后再互换角色,这样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吃药这件事。
第三步是趣味竞赛。和孩子比赛谁先把药“消灭掉”,激发孩子的好胜心。
第四步是神秘惊喜。把药藏在小道具里,比如小盒子,告诉孩子吃完药就能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第五步是温馨鼓励。孩子吃完药后,要马上表扬他们,给他们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小贴纸,让他们知道自己很勇敢。
除了上述这些,药物调配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有些药物可以和食物混合,有些则不行。
可以混合的食物,像前面提到的少量果汁,还有酸奶。不过酸奶不能太凉,不然孩子吃了会不舒服。
不能混合的食物,比如牛奶不能和很多药一起吃,因为牛奶里的钙会和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还有茶也不行,茶里的成分也会和药物相互作用。
最后,家长的情绪对喂药成功率影响很大。孩子很会察言观色,要是家长着急、生气,孩子也会紧张、抗拒。所以家长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保持耐心和温和。喂药前可以先深呼吸,告诉自己别着急。要是孩子一开始不配合,也别发火,换个方法再试试。只要家长有耐心,掌握好方法,喂药就不会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