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称全球仍有20亿人喝不上干净水,2030年目标恐成泡影
发布时间:2025-08-26 23:29:01 浏览量:4
一湾清澈的自来水,对许多人来说是打开水龙头的日常,但对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而言,却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本周二(8月26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仍有超过20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管护的饮用水。
像在非洲的乡村,在亚洲偏远的山区,还有1.06亿人直接从河流、池塘或沟渠中取水饮用。这些地表水源极易受到污染,成为霍乱、伤寒等水传疾病的温床。
报告明确指出,按照目前的进度,2030年实现“人人享有清洁用水”的目标正变得遥不可及。
世卫组织环境健康部门负责人吕迪格·克雷奇(Ruediger Krech)强调:“水、卫生和清洁不是特权,而是基本人权。我们必须加快行动,特别要为那些最边缘化的社区提供帮助。”
联合国的这份报告中,将饮用水服务划分为五个层级,最高等级是“安全管理”,这意味着水源需在住所内即可获取、按需可用,并且不含粪便和主要化学污染物。
其他四个等级依次为:基础服务(30分钟内可获取的改良水源)、有限服务(改良但获取时间超过30分钟)、未改良服务(如无保护的井或泉水)和地表水(如河流或池塘)。
自2015年以来,全球已有9.6亿人获得了安全管理的饮用水,覆盖率从68%升至74%。进步虽在发生,却如蜗牛爬行,远不足以支撑十年内实现全民覆盖的承诺。
目前,全球28个缺乏基本饮水服务的国家几乎全部集中在非洲。而在另一端,154个国家已彻底告别饮用河湖水的历史,比2015年增加了12个。89个国家实现了全民基本饮水覆盖,其中31国已达到“安全管护”水平。
过去十年,12亿人用上了安全的卫生设施,全球覆盖率从48%提升至58%。
所谓“安全”,意味着厕所不与他人共用,且排泄物能被妥善处理。露天排便人数减少了4.29亿,降至3.54亿,占全球人口的4%。
家庭洗手设施的普及率也大幅跃升,如今有80%的家庭拥有带肥皂和水的洗手条件,比2015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16亿人因此受益。
但进步的背后,不平等现象依然严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水与卫生事务负责人塞西莉亚·夏普提醒:“当儿童无法获得安全的水、卫生和清洁服务时,他们的健康、教育和未来都会受到威胁。”
他补充道:“当女孩因缺乏厕所而在经期辍学,当孩子因饮水不洁反复生病,我们所谓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她们背水的身影,不该成为这个时代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