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捏面人、演皮影,非遗馆里“向阳行”,长沙“益心童行”研学活动带困境儿童触摸文化根脉

发布时间:2025-08-26 20:43:19  浏览量: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 通讯员 宋林 杨翠)26日上午,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迎来了一群“向阳而生”的孩子们。由长沙市民政局主办、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长沙市芙蓉区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承办的非遗班的少年——“益心童行”非遗体验研学活动在长沙非遗馆举行。

孩子们与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进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讲解员通过“非遗知识快问快答”破冰,“大家喜欢吃的非遗美食有哪些?”“大家知道哪些长沙的非遗?”问题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作答:“我知道的非遗美食有臭豆腐和糖油粑粑。”“浏阳的烟花也是非遗。”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热情。

在“家·长沙”展厅中,讲解员以“湘绣针脚里的千年故事”为引子,向孩子们讲述非遗技艺与湖湘文化的渊源。当屏幕上出现浏阳烟花点亮夜空的画面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来我们身边的烟花背后藏着这么复杂的工艺!”从菊花石雕到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每一件展品都成为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在多媒体互动区域,孩子们在观看光影成像还原的长沙花鼓戏、湘剧的演出场景;亲手体验了鼓槌击打麻山鼓的律动……动态影像与实体展品的结合,让静态的非遗展品变得鲜活可感。“孩子们不停地问‘这是怎么做到的’,那种求知欲让人感动。”现场的社区志愿者微笑着说。

活动中最热闹的环节,当属非遗传习所里的体验。在面人(长沙面塑)体验区,彩色面团在孩子们手中被揉、捏、搓、按,渐渐变成一朵朵形态可爱的向日葵。面人(长沙面塑)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凤玲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手把手耐心指导:“面塑讲究‘三分塑七分彩’,颜色搭配要有层次感。”她笑着鼓励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能像自己捏的向日葵一样,永远向阳而生,心里装着光。”而在长沙皮影戏体验区则掀起了另一波热潮。在长沙皮影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宋伟军的示范下,孩子们先拿起画笔,在牛皮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小雷锋、小武将,还有带着笑脸的小娃娃;接着按步骤安装操控皮影的竹签,最后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皮影,跟着宋老师学习简单的皮影表演技巧。“原来操纵杆要往这边偏一点,角色才会‘走路’。”孩子们的感悟简单而直接。

此次非遗班的少年——“益心童行”非遗体验研学活动,以“非遗+公益”“非遗+教育” 模式,为困境儿童打开感知传统文化的窗口、注入精神滋养,助力其增强文化自信,也为长沙非遗可持续发展注入温暖力量,展现非遗保护与社会公益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