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妇联少儿公益托管班为5000多名儿童撑起暑期“安心伞”
发布时间:2025-08-24 17:02:19 浏览量:3
晚报记者 李淑霞 通讯员 杨贝贝 王健
“暑假孩子有人管,还能学知识、交朋友,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近日,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托管班外,刚接过孩子的家长王女士由衷感慨。
今年暑期,滨州市各级妇联组织聚焦解决广大家庭儿童“看护难”问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累计开设公益托管班82期、219个班次,为5035名儿童撑起一把把“安心伞”。
公益守护 传递城市温度
这个夏天,滨州市遍布城乡的公益托管班成了孩子们的好去处。各级妇联充分盘活社区妇女儿童家园、家长学校、文体场馆等阵地,一个个托管空间被布置得温馨安全。巾帼志愿者、大学生、专业教师纷纷加入,不仅辅导作业、照料生活,更用爱心陪伴孩子们成长。
在博兴县,社区活动室“敞门迎客”,专门服务周边“三新”领域劳动者子女;滨城区11个儿童友好社区同步开设暑期托管班;沾化区则组建起百人服务团队,非遗传承人、艺术教师带来别开生面的体验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托管班,始终坚持公益导向。统计显示,参与家庭平均节省开支约800元,切实减轻了负担。
多彩课程 提升儿童素养
托管班不只是“看孩子”,更是“育人才”。各托管班的课程表上,文化辅导与兴趣拓展相融,室内学习与户外实践结合,全方位提升儿童素养。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暑假作业,在篮球、足球活动中尽情挥洒汗水,通过绘画、手工激发创造力,借由垃圾分类、整理收纳等实践活动树立劳动观念。不少地方还引入非遗体验,团扇、扎染、传统曲艺走进课堂,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孩子回家兴奋地讲扎染技巧,还说要带我一起做!”无棣县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走出课堂 研学浸润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托管班依托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资源,开展特色研学活动,帮助孩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无棣县“童心缘”托管班开展“军民同心 薪火相传”军事体验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惠民县胡集镇举办“鼓风琴韵润童心”书会展播研学,增进儿童对家乡文化的认同;邹平市妇联“木兰学堂‘童’创友好”训练营组织儿童走进银行实地体验,了解现代金融服务流程。
“孩子回来滔滔不绝讲见闻,这样的实践太有价值了!”许多家长反馈。
安全护航守护身心健康
各托管班将儿童安全与心理健康作为核心,构建“教育+管理”双重保障。
安全教育方面,防火、防溺水、防欺凌等主题课程通过案例解析、情景模拟深入童心。市妇联托管班开展防欺凌讲座,专家教导孩子“被欺负”时如何及时求助;阳信县“小梨花”托管班联合9958应急救援队开展防溺水实训,实景教学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掌握自救技能。心理健康课程则借助游戏、团辅、心理咨询等形式,引导儿童认识情绪、学会沟通,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管理层面,各托管班严格执行教师考勤、无缝交接及定点接送制度,并通过签订《托管协议》、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压实各方责任。各级妇联大力推进托管场所适儿化改造,对环境布局进行合理优化,对消防设施、食品卫生等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真正实现托管不“脱管”,用扎实的细节守护,兑现了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暖心的民生承诺。
下一步,市妇联将继续秉承服务儿童、关爱家庭的宗旨,不断优化少儿公益托管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为儿童友好城市注入更多温暖力量。(来源:鲁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