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丰富科幻的“打开方式”

更新时间:2024-10-23 09:31  浏览量:9

2024 年 10 月 22 日

作者:海漄

自2011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起,我在科幻创作路上已经摸索了13年。成为科幻迷,则是更早的事。20多年里,我欣喜地看到这条路一点点变得热闹起来。无论是近年来科幻电影、儿童科幻的活力迸发,还是冷湖“火星营地”、首钢科幻乐园的备受欢迎,都令科幻界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创作者,“科幻热”让我心潮澎湃,也使我有些压力:面对越来越多的读者、观众,中国科幻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从早期的杂志图书,到现在的影视文旅,科幻不仅是文艺作品,更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业态。在文化产品多元丰富的今天,科幻产业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特质吸引人们的目光?

回首科幻发展史,创新是关键词。业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凭借作者对生命科学的浪漫幻想,给当时的读者描绘了新的世界景观。进入20世纪30年代,乘着科技飞速发展的东风,一批科幻巨匠以不同视角理解科学发展的意义,编织出充满科学想象的奇妙故事,推动科幻文学不断拓宽题材,走向大众书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科幻遭遇创新瓶颈。在科幻曾经兴盛一时的西方国家,科幻文学尽管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却仍难登大雅之堂,被认为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地摊读物”。经典题材也渐渐失去新意,无论作家还是编辑、从业者,都迫切地希望通过开拓新题材,以包容更多风格的方式来打破僵局,拿出更有创意的作品。最终,“新浪潮运动”将科幻文学立意的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科学,融入更多思考科技伦理、人类生存的内容,作品思想深度得以充分开掘,科幻才在文学界有了立足之地。

中国科幻同样在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建立起工业与科学体系,有了一片科幻发展的热土。科学知识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无疑陌生而新鲜。叶永烈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通过讲述一名小记者游览未来城市的见闻,畅想科技怎样赋能人类生活,成为读者理解科学、崇尚科学的生动读本,销量超过300万册。当这种营造科学氛围的使命完成后,中国科幻也遇到“成长的烦恼”,除了科普功能,读者对科幻有了更多期待,那些既有题材难以写出新意。后来,一些融合奇幻、悬疑风格的科幻作品出现,尝试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春日泽·云梦山·仲昆》凭借东方奇幻色彩引发热议,作者获得200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长篇历史科幻小说《天意》则将科幻与历史故事有机融合,书写了经得起推敲的翔实细节,单行本销售量超20万册,成为中国科幻“破圈”之作。

今天,中国科幻文学仍然走在类型融合的道路上。有人主张推广“大科幻”概念,把科幻与奇幻、软科幻与硬科幻都涵纳其中,既可以突出科普功能,也可将科学知识作为故事背景和框架,着重展现人性的温暖与历史的厚重。这样,科幻文学将获得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吸引不同口味读者,促进科幻繁荣。在“大科幻”理念下,这些年陆续出现了融合情感、悬疑、武侠、推理等元素的科幻小说,中国科幻乃至中国文学“物种库”不断丰富,彰显了科幻文学创新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大科幻”概念与我的思考撞了个满怀。在一些人看来,科幻代表未来,历史代表过去,二者似乎天然对立,科幻难以从“故纸堆”中寻找养料。但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史书是高度浓缩的,自带故事性,而且以史为鉴也是为了启迪未来,这与科幻预示未来的底色不谋而合。当仰望星空时,我们“寄蜉蝣于天地”,对浩瀚宇宙产生深深好奇;当走进历史时,我们“哀吾生之须臾”,对无尽的时间展开新的想象。凝视宇宙,回望历史,我们竟可以收获相同的震撼。我尝试发掘历史之于科幻创作的价值,将历史素材融入科幻写作,渐渐沉浸其中。

我吸纳科技新知,爬梳历史文献,其间时常有惊喜出现。某些历史线索和科学知识,神奇地嵌入故事,发展出全新的脉络,最终构筑成一个整体。我还在小说《愿时间在此停留》《土楼外的春天》中,注入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风味,希望能给读者带去更多新鲜感。

当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鞭策科幻创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从整个科幻产业来看,除了文学类型创新,还有科影融合、表现形式、传播渠道、运营管理方式等多个课题值得探索。我们要勇敢地创新,闯出一条越走越宽的中国科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