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会客厅 | 动画人才会被AI替代吗?王雷谈智能媒体时代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动画人才——
更新时间:2024-10-22 21:36 浏览量:12
编者按:
10月11日—13日,由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在动画论坛发表了演讲, 提出了智能媒体时代动画教育的四个关键词:创新、创作、交叉和跨界。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智能媒体时代下的动画教育探索与实践。
自2001年创立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始终走在中国动画教育的前沿。二十多年来,我们 始终致力于将优秀技术和先进创作理念结合起来,应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需求,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优质人才。2022年至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连续三年在全国动画专业排名中独占鳌头,这一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我们深信,唯有持续探索行业前沿,方能在动画教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近年来,我国动画产业蓬勃发展,佳作频出,这为动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高校中,我们时常能听到动画企业对高端人才的渴求之声。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观察到,近年来动画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性变化。
在过去两年中,共有8所高校撤消了动画专业,其中不乏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等优质学府。与此同时,与动画专业紧密相关的另一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专业开设数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速在持续上升。 从过去三年的总体来看,动画专业的 撤消数量累计达到了12所, 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学增加了56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们认为主要归因于动画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动画人才的专业要求也随之日益增高。许多高校在动画专业的教育上仍然停留在培养加工制作人才的初级阶段,未能及时跟上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满足当前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一挑战被进一步加剧。
在今年上半年,美国动画工会的一项调查预测, 到2026年,影视动画行业将有五分之一的从业人员岗位面临被AI技术替代的风险。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画制作流程中的多个环节正逐步实现自动化,这无疑为动画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保持创新与艺术表达的活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智能传媒时代需求的动画人才,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认为,在智能媒体时代,动画教育的核心关键词应聚焦于四个方面:创新、创作、交叉与跨界。
第一,聚焦培养能创造新的艺术风格、叙事形式的动画创新人才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AI生成图片与视频的大模型数据中,超过一大半来源于LAION模型,该模型包含了近60亿张从互联网搜集的图片。人工智能程序通过学习这些图像数据,能够创作出新的图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60亿张图像之外、尚未被生成的影像,AI则无法进行学习或创作。在这个时代背景下,AI确实能够通过庞大的训练数据集来重现并融合已有的风格,但人类的优势则在于原创能力和情感共鸣,特别是在讲述深刻故事和表达复杂情感方面。因此,在智能时代,动画人才的核心 需求绝不是培养仅仅能够重复已有风格的工具型人才。唯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算是获得了与人工智能竞争的一席之地。
第二,聚焦培养具备从0到1能力的动画创作人才
AI在处理重复性强的脑力劳动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而动画制作中的多个环节正好符合这一特点。自去年以来,各种旨在替代动画制作中重复劳动的技术不断涌现,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未来动画制作人才的生存空间。然而,在创意、策划、叙事以及视听语言等前期创作领域,AI模型与人类艺术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在短期内难以被弥补。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动画制作岗位的整体增长空间已经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动画教育应当更加聚焦于前期创作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聚焦培养兼具艺术与技术素养的交叉动画人才
AI技术不仅擅长绘画与视频制作,还能助力编程与软件开发,这一进步显著降低了动画行业技术开发的门槛,为艺术人才涉足技术领域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为培养兼具艺术与技术双重素养的复合型动画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我院为例,我的科研创作团队去年成功自主训练了水墨视频生成模型,并据此制作了全球首部AIGC水墨武侠动画短片《龙门》。团队成员均出身艺术背景,这一成就充分彰显了掌握AI工具的艺术家在未来发展中的无限潜能。我校党委书记廖祥忠教授在担任动画学院院长期间,曾提出“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教育理念。诚然,一个人要同时兼备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并非易事,但在AI技术的赋能下,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成为集多种能力于一身、实现人机高效协作的“超级个体”。
第四,聚焦培养能在其他相关领域工作的跨界动画人才
我们深刻意识到,动画创作的未来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电影及网络平台。当今的游戏作品与新媒体作品中,动画内容已占据大量篇幅。除了大屏幕与小屏幕之外,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为动画创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广阔领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形式。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动画从传统的平面视听作品拓展至更加沉浸式的空间体验与互动性更强的叙事体验,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魅力。以我院为例,近年来,我们的师生作品不仅涵盖了如《姜子牙》这样的动画电影,也包括了如《消失的她》这样的实拍电影,更有如《天下一统》这样的新媒体沉浸空间作品,以及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的游戏作品《火山的女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不同领域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模糊,它们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趋同。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的动画人才必须具备在相关领域内自由跨界创作的能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动画教育 曾经是“美术+电影”的简单相加。 在数字媒体时代,动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兼具艺术与技术素养、兼具产业思维的数字动画人才。在智能媒体时代,我们深刻认识到,单一的技能已不足以支撑现代动画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持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我们致力于让学生拥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不仅精通动画领域的知识,还能在游戏设计、XR(扩展现实)等多个新兴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 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 高度重视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通过引进顶尖的行业专家, 并与动画企业携手开展科研创作项目, 确保教师团队能够紧贴行业发展前沿,将最新的技术知识与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更加关键的是, 我们深切关注动画创作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动画 ,作为一种深受喜爱的娱乐形式,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我们尤为注重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并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通过动画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理念。我想这不仅是我们一所大学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动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最后, 我要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仁表达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对动画教育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正是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与扶持,我们才能在动画教育的征途上不断迈进。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迎接智能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中国动画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