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警惕儿童性早熟,中医防治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5-05-28 17:33:14  浏览量:2

近些年,儿童性早熟成了一个愈发常见的健康话题,悄然影响着不少孩子的成长轨迹,值得每一位家长重视。

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具体临床表现:

女童一般先有乳房增大,乳核形成,乳头增大,接着阴道分泌物增多,出现阴毛、腋毛,最后月经来潮,阴唇发育,色素沉着,皮下脂肪增多,出现女性体型。男童先睾丸增大,继之阴茎增粗,可有阴茎勃起,阴囊皮肤皱褶增加、着色,出现阴毛、腋毛、痤疮以及胡须、喉结,变声,甚至有夜间遗精;同时身高增长像是被按下“快进键”。

值得一提的是,性早熟多发于女童,女童发病率为男孩的4~5倍,春夏季节更易发病,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变,本病发病率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性早熟可不是简单的发育提前,不仅会让孩子成年后身高受限,还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悄然缠上孩子,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古籍中没有与“性早熟”相对应的病名。不过中医自有解读:孩子本就稚阴稚阳,易受外界影响,多数医者从“火”论治“天葵”早至。

按中医辨证,性早熟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阴不足所致的阴虚火旺证象,其次为肝郁化火,而痰湿壅滞多与前两个证型伴随出现。

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肾、肝二脏,其次为脾、心,所以中医治疗多遵循滋阴降火、疏肝泻火的原则,要是痰湿重,还得健脾化痰散结。

辩证施治巧用药,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对付儿童性早熟也不例外,常用中药方剂大致分为三类。

治法: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为治疗性早熟的主要方剂,由知母、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泽泻、黄柏、山药、茯苓组成。研究表明,知柏地黄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综合治疗性早熟。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含熟地黄、龟甲、黄柏、知母。可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性早熟。

(二类)肝气郁滞,结而化火

治法:疏肝泻火

孩子情绪急躁、爱发脾气,多是肝郁化火。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由当归、芍药、茯苓、炒白术、柴胡、牡丹皮、栀子、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功效,适用于肝郁化火证。柴胡疏肝散(《医学统旨》):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组成。此散功用为疏肝理气,适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对患儿性情调理具有明显优势。早熟方(广州市中医院自拟方):含板栗壳、荔枝核、芒果核、炒龟板、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牛膝、泽泻、知母、黄柏、佛手、川楝子、山药、甘草。以滋肾疏肝为治则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改善患儿乳房硬结大小及急噪易怒、胸肋闷疼痛等症状作用显著。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二妙散(《丹溪心法》):二陈汤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组成,二妙散由黄柏、苍术组成,二者合用有祛痰清火、健脾利湿之效,适用于痰热互结证。抗早2号方(南京中医药大学自拟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知母、黄柏、生地黄、浙贝母、海藻、紫草、生山楂组成。用于治疗痰湿壅滞型性早熟患儿的治疗,对患儿全身症候改善明显,并能有效延缓骨龄成熟。

虽说介绍了这么多药方,但家长们千万别自行抓药。中药治疗务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每个孩子体质、病情各异,需精准辨证、个体化用药,才能药到病除。

孕妇及幼儿禁止服用含有性激素类的滋补品,如人参蜂王浆、鹿茸、新鲜胎盘、花粉等。儿童不使用可能含激素的成人护肤化妆品,以预防假性性早熟的发生。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尽量使用新鲜、当季、添加剂少的绿色食品,不食用反季的水果蔬菜。保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起居有规律,适当运动,避免肥胖。家长应及时关注孩子身体发育,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儿童性早熟是一场成长路上的“暗礁”,但只要家长、孩子与医疗团队携手,巧用中医良方,做好预防调护,定能为孩子铺就健康成长之路,让每一朵祖国的花朵都能按时、从容绽放。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李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