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白血病男孩400万治病仍丧命,央视曝光:家属才知被当小白鼠
发布时间:2025-05-27 04:35:19 浏览量: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能想象一个6岁孩子浑身插满管子,花光400万换来的居然是“医学试验品"吗?父母砸锅卖铁救白血病儿子,最后却在病历单上发现“受试者"这样的刺眼字样!央视曝光阴阳病历背后,本该救命的医院为何成了“屠宰场"?当医疗伦理被撕碎,真相究竟又是什么呢?
2015年春天,在杭州某小区里蹒跚学步的范裕喆突然开始频繁发烧。这个两岁小男孩的异常状况让父母李霞夫妇慌了神,他们带着孩子从社区诊所跑到省城三甲医院,最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得到了晴天霹雳般的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医生办公室的消毒水味道混合着诊断书上的专业术语,把这个普通工薪家庭瞬间拽入了医疗迷宫的入口。
接下来的八个月,这个家庭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两岁半的小裕喆每天都要面对抽血、骨穿和各种颜色的药水,原本圆润的小脸瘦得能看见青色血管。李霞的手机相册里,最近一张孩子笑出酒窝的照片,定格在确诊前三天去动物园的春游。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白血病病房成了临时住所,夫妻俩轮流睡在陪护床上,学会了自己看血常规化验单,甚至能记住各种化疗药物的昵称:“红药水"“蓝精灵"。
2016年夏天,当医生宣布可以出院观察时,李霞夫妇以为终于走出了迷宫。他们带着孩子回到老家,看着儿子重新学着骑三轮童车,在小区里追着蝴蝶跑,满心都是未来的期望。但这种平静仅仅只维持了十三个月,直到2017年秋天复查时,化验单上那些本应安分守己的指标突然集体“暴动"——小裕喆白血病复发了。
这次复发把全家推向了更复杂的治疗选择。医生建议骨髓移植的同时,切除被癌细胞侵袭的睾丸,这个方案让李霞在诊室当场崩溃:“他才四岁啊!"
这对夫妻开始疯狂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最终把目光投向北京博仁医院宣传的CAR-T细胞疗法。宣传册上“无需全相合骨髓"“保留器官功能"的字样,像暗夜里的萤火虫般吸引着他们。
2018年初的北京寒风刺骨,但博仁医院病房里的温度计显示着希望。医生给出的方案确实不用切除重要器官:先进行CAR-T治疗清除癌细胞,再用父母半相合骨髓移植。李霞看着儿子在病床上玩着新买的奥特曼玩具,觉得四百公里外的老家房产中介正在挂售的房子都值得——毕竟钱能再赚,孩子的未来不能打折。
然而命运的剧本总爱埋伏笔,在花费数十万元完成CAR-T治疗后,小裕喆在2018年8月的复查报告突然再次亮起红灯:EB病毒检测阴性,但医生查房记录却写着阳性。这种自相矛盾的医疗记录就像错乱的交通信号灯,让后续治疗彻底迷失方向。
更诡异的是一个月后,当检测结果转为阳性时,病历又悄悄改回了阴性。五位主任医师联名制定的治疗方案,就这样建立在“量子波动"的检查数据上。
然而当孩子因为严重肺部排异转往中日友好医院时,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这里的医生看着厚达十公分的病历本直皱眉,果断减少了抗生素用量。令人费解的是,这个看似“消极"的治疗调整,反而让小裕喆苍白的脸颊泛起了血色。
这个反常识的现象促使李霞连夜返回博仁医院,复印了全部原始病历——这个举动后来被网友称为“现实版医闹教科书",只不过闹的是真相。
在堆积如山的病历纸页中,“受试者"三个字刺痛了李霞的眼睛。原来早在2018年9月的那次引发严重排异的EBV-CTL细胞输注治疗,竟是未经他们同意的临床试验。
更讽刺的是,这个要命的治疗方案还自带“双卡双待"功能:给家属看的版本写着常规治疗,医院存档的版本却标注着试验性质。这份“阴阳病历"的操作,比某些网购平台的买家秀卖家秀差距还离谱。
当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于2019年2月主刀手术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故事的转折点。手术确实成功了,但就像精心修复的古董花瓶突然遭遇地震——术后突发的大出血让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这个经历过五次大手术、用过最先进疗法的孩子,最终在重症监护仪的长鸣声中停止了呼吸。李霞握着儿子逐渐冰凉的小手时,或许想起了四年前确诊那天,医生说的“现在儿童白血病治愈率很高"——只是没人告诉她,高治愈率的背面写着“幸存者偏差"。
这场持续四年的医疗马拉松,花掉了卖房卖车的400万元,欠下了80多万元外债,换回来的是20斤重的病历和一张“受试者"检查单。当央视记者前来采访时,博仁医院给出的解释堪称现代版“掩耳盗铃":他们说当时情况紧急,所以“暂时"没告知家属——这显然比外卖小哥“暂时"忘了告诉你餐盒里多了只蟑螂,还要恶劣。
这起事件暴露的医疗伦理漏洞,让人不禁开始深挖有关北京博仁医院的背景,这不查不知道,一查也是让人错愕不已,这家医院仅仅只有二级甲等的医疗资质,并且还是家民营医院,压根就不具备实施EBV-CTL治疗的能力。
利用李霞夫妇治病心切的心理,在未被告知“受试治疗”的前提下,拿小裕喆早已千疮百孔的身体做实验,和谋杀又有何分别!
要知道每年我国罹患白血病的儿童数量确实不少,但至2018年,国家卫健委就曾在例行发布会上公布,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儿童患者,只依靠靶向治疗就足以让80%的孩子的病情得到缓解,有五成的孩子最后会被治愈。
但事实上,我国每年新增约4-10万名儿童白血病患者,其中有多少家庭在慌乱中签下了自己都不明白的知情同意书?又有多少"临床试验"借着治疗的名义悄然进行?
如今打开医疗科普网站,CAR-T疗法的介绍页面都加粗标着“尚处临床试验阶段"。但回到2018年的博仁医院,这种提醒可能会被塞进了某个文件夹深处蒙尘。当我们惊叹于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时,也该问问那些飞跃式进步的背后,是否踩着无数个“范裕喆"模糊的身影?
李霞夫妇的官司至今仍然没有公布结果,但这场诉讼早已超出个案范畴。它像一柄手术刀,剖开了医疗创新与伦理规范之间的模糊地带。当我们为“中国首例XX手术"欢呼时,是否想过那些躺在统计数字里的“治疗失败案例"?医学进步的丰碑上,每个刻痕都该注明:此处的突破,曾获得多少位“范裕喆"的知情同意。
这个故事的尾声,定格在李霞手机相册里的一张照片:化疗后的小裕喆戴着卡通口罩,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这个本该出现在幼儿园毕业照上的姿势,最终成了医疗迷局中最心碎的讽刺。当治病救人的白色巨塔里出现隐秘角落,或许我们都需要成为举着火把的“找茬游戏"玩家——因为有时候,生的希望就藏在病历本的某个错别字里。
参考资料:
1.6岁白血病男童之死——花费超400万后离世,医院拿他当“小白鼠”?大河网2019-07-16
2.6岁白血病男童离世 家属怀疑被医院当做临床试验受试者.2019-07-19 08:45:00来源:央广网
3.国家卫健委:80%以上儿童白血病可以治愈.海外网2018-10-16
4.白血病原来可以治愈!专家:靶向治疗提高了缓解率,为移植提供了更好的机会.羊城派2023-10-19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