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正常倾诉」和「倒情绪垃圾」的界限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05-15 14:35:46  浏览量:2


网友问:

作为一个爱抱怨的人,被不少身边的人指出受不了我的抱怨和宣泄,说我就是把其他人当成情绪垃圾桶,也有人认为憋着情绪垃圾不好,朋友可能该倾听一些。但正常作为陪伴者的倾听,和被当成情绪垃圾桶的工具人有什么区别?如何把控这个边界?

咨询师答:

正常倾诉和倒情绪垃圾的界限是以倾听者而非倾诉者的体验为标准。这就需要倾诉者有基本的觉察能力和清晰的心理边界。

正常倾诉通常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这个对象往往和你的情感联结相对深,例如,伴侣、至亲、亲友、同学等。如果碰到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即使你的倾诉强度和信息量一般,都可能让对方感到你是在倒情绪垃圾,毕竟,他们没有和你联结的动机和意愿。

交浅言深便是典型的边界不清,大量的自我暴露亦是一种情绪侵犯。

正常倾诉通常以倾听者而非倾诉者的体验为标准。倾诉是单向情绪和信息输入,至少暂时把倾听者当成了情绪容器,而个体容纳情绪的能力差异极大,故而,在一个倾听者体验到的是正常倾诉,而另一个倾听者则体验到的完全可能是倒情绪垃圾即情绪轰炸。

举个例子,父母可能会向成年子女偶尔/反复抱怨和倾诉人际烦恼,这可能被视为正常倾诉,可是,如果他们反复向青少年,甚至儿童期的子女抱怨生活不易、人际险恶,那就是极为可怕的情绪侵犯了。

正常倾诉亦要判断具体情境、合适时机和适宜度。当你向他人倾诉时,要充分评估倾听者当时的状态和心境,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倾听者共情、涵容能力和你的情感深度并非一成不变。当你倾诉时要观察他们表现出来的言行线索,以便能适可而止。

例如,他们表现出心猿意马,顾左右而言他,反复矫正你的认知,这都可能说明你的倾诉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临界点。否则,在你看来正常的倾诉,都可能让他们体验到你是在倒情绪垃圾。

——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