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 武汉育才二小用AI技术构建学生运动画像,降低超重率、近视率
发布时间:2025-05-14 14:31:41 浏览量:1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
国家卫健委在《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曾提出警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
在今日开幕的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交出了答卷。他们通过AI技术赋能,预防儿童肥胖问题。今年,育才二小的展区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湖畔校区观摩点。
“截至目前,我校学生的超重率从15.27%显著下降至10.8%。同时,近两次视力测查结果对比显示,学生近视率也同步下降了6%。”5月13日,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教导处主任雷春向九派新闻表示。
她表示,面对许多孩子身体质量指数(BMI)偏高、存在超重问题的现状,学校借助AI系统,实现了学生健康管理的精准化、可视化。通过全面的运动引导,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效降低了超重率。
“我们希望孩子不仅仅局限于追求学业成绩,身体好也同样重要,并且要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雷春说,他们的理念是让孩子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而非仅仅应对体质监测或体育成绩。
在育才二小,学生的运动天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操场。智慧运动长廊、文体小院、K乐堡等现代化多功能运动场域在校园随处可见。
而引领小胖墩们成功逆袭的科技密码,是学校精心构建的“多模态”体育数据模型,也被称为“学生健康智多星”。它由五大看板构成,分别是体质健康监测、体育课锻炼、课间活动、AI微站和总体画像。
据介绍,每年育才二小都会对学生开展体质健康监测,其中包括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以形成每个人的BMI值。
另外,在体育课上,学生的每一次奔跑与跳跃都被智能手环实时记录;不远处的体育AI微站前,同学们排着队,主动挑战各种游戏化运动项目,每个人的运动数据都被实时保存;一天中,学生在大课间和课间十分钟走出室外的运动时长数据,都被校园里各个角落的智能摄像头默默地记录。所有这些数据,最终都会汇聚到数据模型上。
雷春称,“学生健康智多星”不仅保留了对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的采集分析优势,并且增加了四大场景的健康运动数据采集,分别是体育课、阳光大课间活动、课间十分钟、体育微站,由此构建学生的体育数据库,把散落在走廊、教室、操场的碎片化、不断流动的数据整合成了学生运动健康画像。
“通过每位学生的运动画像,智能AI能够形成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如针对BMI值是否偏高,课间的活动时间太少,上体育课的心率没有达到健康运动标准等提供指导。”她说。
基于此,AI平台还会为老师提供针对每个孩子的运动处方,如应增强哪些方面的运动、着重培养哪些运动习惯等,以便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目前,除了常规的课间十分钟,育才二小每天还安排上下午各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提供跳长绳、踢毽子和乒乓球等多种运动项目。据统计,学生每天在校内的运动时间至少可以达到2小时。
智能摄像头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校园健康哨兵”,它有精准的捕捉能力,能记录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主动参与运动的时长,使得“无处不运动”的理念得以量化、干预和落地。
雷春表示,学校坚持的体育育人理念是“参与运动、爱上运动、坚持运动”,相信“运动比不运动有利于健康”“多运动比少运动有利于健康”“有效运动比无效运动有利于健康”。
她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数据模型和平台,还计划向家长开放运动数据分析的客户端,方便查看孩子的情况。学校还希望引入体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家,以实现对学生体育数据的精准科学分析,提升教学效果。
九派新闻记者 曾怡婷
编辑 曾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