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告诉我她偷东西了,这一刻天塌了,稍后我转忧为喜
发布时间:2025-05-12 11:46:35 浏览量:4
很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那个黄昏的时候,我和女儿在书房的情景。
接孩子放学回来,孩子犹犹豫豫、唯唯诺诺地对我说:“爸爸你打我吧。”
我看她此刻好像要哭的样子,就好奇问她:“宝贝你咋了,发生什么事情了,给爸爸说,没关系的。”
孩子又是犹豫了一会说:“爸爸,我偷同学的东西了,被同学发现告诉老师了。”
这一刻,我觉得天塌了,孩子怎么会偷东西呢?我们家一直以来的教育,怎么会出问题了?
我问她:“你拿同学什么东西了?”
她说:“我看同学有个很好看的贴纸,我没有,就特别想要,怕你不给我买,就偷拿了。后来被同学发现了,告诉老师了。”说完,孩子哇的一声开始大哭起来。
我当时听完很生气,想着要么使劲打一顿,让她涨涨教训,但看她已经哭得跟泪人一样,又不忍心。长这么大,已经四年级了,我从来没有打过她,毕竟是个女孩子。
我接着想,要么使劲吵一通,但这真的能起作用吗?
我深吸了几口气,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我知道生气的时候一定不会有什么好办法。
我接着想了一会,我心理开始转忧为喜,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那么这件事情,不好的是孩子偷东西了,虽然只是一个小贴纸,但这个行为跟东西的大小是无关的,这个行为是不好的。
那么这件事情好的一方面是什么呢?我细思了一下,觉得孩子能够勇敢的将这件事情告诉我,说明她心里已经决定要面对这件事情了,哪怕回来被爸爸打一顿。她并没有选择覆藏,就说明她有承担责任的勇气,这就是好的地方。想到这里,我转忧为喜。
此时孩子已经哭的喘不上气了,于是我把孩子抱到我的腿上坐,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帮她顺气,安慰她说:“宝贝,别哭了,虽然这件事情你做得不对,但爸爸还是为你点赞。”
听完这么一说,孩子真的一下不哭了,因为可能觉得我说的话让她感到了意外,只不过还是一抽一抽的。
我接着说:“首先,你偷小朋友的东西,不论东西大小,这个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爸爸之所以为你点赞,是因为你有勇气告诉爸爸这件事,你有勇气面对你的错误,我为你的勇气和诚实点赞。”
听了我的话,孩子抽泣声逐渐平息下来,我拿纸巾帮她擦擦眼泪,接着说:“你能把事情的经过再详细给我说一下吗?”
于是孩子又慢慢跟我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原来小女生很喜欢各种贴画,我也给她买了很多,因为买了不少了,所以后来就不给她买了。而她这次见到同学拿来一卷很好看的贴纸,实在喜欢,就趁同学不注意拿了过来。后来,被同学发现了,告诉了班主任,老师就批评了她。
知晓事情的经过之后,我接着对她说:“宝贝,爸爸再跟你强调一下,偷东西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你现在是小,如果大了,偷东西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这次的行为,是你第一次,但一定也是最后一次,好不好?”
孩子还有点抽泣地说:“好的。”
然后我说:“你今天诚实地把发生的事情跟爸爸说,勇于直面自己的错误,这个行为爸爸是为你点赞的。这样吧,因为你的这个行为,我要奖励你,你自己拿我手机淘宝,找找同学的这个贴纸,另外再多买两卷你喜欢的贴纸,送给同学。”
孩子了听了我的话,一下露出了笑脸,不过一转脸扑到我的怀里又哭了起来。
我说:“你怎么又哭了?”
孩子断断续续对我说,大概意思就是,本来以为我会打她一顿(一直以来我都是个严厉爸爸的形象),没想到这次我反而会这样对她,所以特别感动。
我看她的样子也觉得好玩,抱着她,拍着她的后背说:“不过,你偷东西的这个行为还是要接受惩罚,让我打你手心十下。”
于是,我拿起她的小手,在手心上不轻不重地打了十下。一直以来都是我带孩子,我知道她的自尊心是很强的,所以,这次惩罚,轻重不是问题,有这样一个惩罚的动作就够了。
安抚了一会,最后心平气和了,我就让她去淘宝挑贴纸,给她买了几卷。
过了几天,贴纸拿到后,我让孩子挑了两卷好看的贴纸,让她送给同学,教她跟同学说:首先跟同学说对不起,送给她两卷贴纸,然后跟同学说,拿同学贴纸,是为了回来让爸爸看一下买个同款的。
这个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不希望孩子从此在小朋友之间落个“小偷”的称号,跟同学还能友好地相处。
然后我又主动跟老师沟通了一下,老师说没什么,在学校这种小事情经常有的。我感谢了老师,但我知道,不管别人家的孩子如何,我的孩子以后绝对不允许再有这样的行为了。
我之前一直给到孩子是严厉的印象,而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我在孩子心里慢慢开始树立起慈父的形象了。
这件事情也给了我一个教训,以后要给孩子自己一些金钱处理的自由,每月给孩子规定一点零花钱,在这个范围里面,孩子有自己选择买东西的决策权,哪怕是已经有了很多同类型的东西了,大人觉得重复了,但孩子不这样想。毕竟现在这个年代,跟自己小时候不一样了。
如今孩子已经是初二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已经四五年过去了。之所以现在把这件事情写出来,是因为前几天开了一个家长会,学校的心理课老师问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如果十分是满分,你会给自己打几分。
当时在大礼堂里,一两百个家长,给自己打八分及以上的很少,我是一个。晚自习接孩子回来的时候,我跟她也讲了这个事情,问她会打几分,她也给了八分,我高兴地说这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在青春期的时候,还能和孩子拥有很好的亲子关系,我想这是我几年之前就开始用心地处理亲子关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