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原生艺术中探寻女性精神世界

发布时间:2025-05-12 09:22:25  浏览量:2

“在原生艺术创作世界,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与生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5月9日,南京原生艺术中心,在巴黎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病理学博士陈劲骁的讲座《女性特质及其艺术天赋的精神分析解读》中,观众感受了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女性原生艺术魅力。

此时,“中国首届女性原生艺术作品展”已在原生艺术中心展出整整两月。自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画展启幕以来,300幅各形各色的作品,让社会各界看到了17位患有精神障碍女性内心深处的世界。

“很多人首次接触原生艺术时,会把它当作一种幼稚、粗陋的儿童画,但它跟儿童画是不同的概念。大家看到的绝大多数儿童画是在大人指导下完成,完全靠儿童天性完成的很少。而原生艺术纯粹自发创作,它运用的思维方式与大多数人们平常应用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距。”在19年的原生艺术探索发展道路上,南京原生艺术中心创办人郭海平发现女性与原生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他说:“这或许源于女性特有的孕育生命以及生理期等生理特征,使得她们更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在原生艺术推广过程中,郭海平与艺术家们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挑战。“那些关键时刻,都是女性挺身而出,没有她们就没有今天的原生艺术中心。”郭海平介绍,这也是这场展览得以举办的初衷。

作为拉康派研究学者,陈劲骁在法国接触了大量原生艺术,他的专题讲座,让整场展览带给人们的思考走向深入。大屏幕上先后呈现出两组作品,一组为原生艺术馆的女性艺术家创作,一组为原生艺术馆的男性艺术家创作。“可以看到,女性艺术家的作品线条多呈现圆环状,她们的表达多跟身体形象有关,更加细腻柔软且主观;而男性艺术家作品呈现出来的多是他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他们幻觉里的世界状态,可以发现,他们的主题更加外在、宏观。”陈劲骁从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出发,解读男性和女性精神世界的区别,并进一步分析原生艺术创作中女性仍能连接生命原始状态而男性更容易被“异化”“污染”的原因所在。

记笔记、提问题,现场听众对于原生艺术及精神世界等话题涌现出源源不断的思考。“精神障碍人士画的画很好,但送人或自己带回家会觉得很‘脏’,如何理解这样一种情感?”陈劲骁一一回应听众诸如此类的困惑。

“我们今天探寻女性原生艺术魅力,实际上是在推崇一种自然的力量。”在郭海平看来,这场讨论,指向的不是男性和女性的关系,而是一种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今天人们很多心理疾病、精神问题的出现,或许是因为我们与自然分离太远。”郭海平说,人类在接受社会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尊敬自然,保持一颗自然的心。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