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当代年轻人反感母亲节:儿童节没过过 现在让我给你过母亲节?
发布时间:2025-05-10 12:07:59 浏览量:2
➤转眼又到五月的母亲节了。一年一度专属于妈妈们的节日,很多年轻人给妈妈送花送礼物祝福,但也有不少吐槽的!
△只有我觉得母亲节很扯淡吗
△讨厌一切关于父母的节日,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
△烦死了,母亲节能不送礼物吗
➤评论区的声音有很多,有批评的、也有和发帖网友感同身受的!
↑↑儿童节没给我过过 现在大了让我给你过母亲节
↑↑爱是相互的,不爱也是
↑↑结婚后发现处处是节…
↑↑她们年轻时给自己妈妈过节吗
↑↑有些孩子生来是被爱的,有些生来只是防老的
↑↑小时候没过过什么节日,大了突然一大堆节日暗示你
↑↑谁懂结婚后四个老人的生日 母亲节父亲节过年,这些各种各样的节日是有多烦啊
▽整体看下来之所以反感过母亲节(父亲节各种节)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没给仪式感,所以现在也不想配合他们走这种形式;二是被商家层出不穷消费套路给整害怕了!
➤咱们就一个一个来说吧!
▽第一个其实挺常见的,说白了就是小时候的情感缺口在长大后变成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觉得"反正父母以前没在乎我的感受,现在我也没必要在意他们的"!这种情绪特别真实,完全能理解。
>>往深了说,这背后藏着对父母当年忽视的委屈感(可能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以及现在要反过来为他们庆祝时产生的别扭感!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不过节的对抗行为,本质上还是在用父母当年的方式对待现在的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忽视你的需求一样,现在你也在忽视他们可能需要的仪式感。
▽第二个说白了就是商家在疯狂薅羊毛和道德绑架!
各种广告铺天盖地,商家把「表达爱」和「花钱」划等号,搞得很多人(包括父母)以为买贵的就是孝顺,不给爸妈买东西或者买便宜的东西就是不孝顺。
>>本来只想简单打个电话或陪爸妈吃顿饭,结果一看朋友圈,别人不是送金项链就是豪华旅行,搞得自己好像很抠门、不孝顺似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存款给妈妈买金项链呀!
➤其实很多人都在经历“要不要给父母过各种节日”的矛盾。我觉得关键是要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表达方式,节日只是个日子,关系才是真的。
▽觉得小时候没有被好好对待的,应该学会区分过去和现在。父母当年也是第一次当爸妈再加上以前没条件,光顾着给孩子吃饱穿暖已经耗尽全力了,没多余精力关注到孩子情感仪式感方面的需求。
>>现在长大的也长大了,老的也老了,有些心结不如就让它过去。这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比如把"给父母过节"转换成"给自己补课":比如母亲节父亲节带父母去吃顿好的,心里想着“我就是找个借口吃大餐,顺带邀请父母一起”,心理负担会小很多!
➤我觉得对家人真正的关心,不应该被消费主义带偏。
孝心不是比谁花钱多,按自己的方式来。节日只是个提醒,真正重要的是平时的关心。可能父母要的不是那些昂贵的金银首饰衣物吃穿,就是想孩子有空回家看看自己,听自己唠叨唠叨家长理短。
总归是亲缘关系一场,我们该学会自己定义怎么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