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怀孕八个月被赶出门 老刘拄拐追10里地 一张亲子鉴定书惊动全村
发布时间:2025-05-09 05:49:30 浏览量:1
老刘今年六十有五,村里人都叫他”瘸子刘”。这称呼不是嘲笑,倒像是个亲昵的外号。他左腿短了三指,是年轻时掉进打谷场伤的,从此拄着根拐杖,倒也走出了一辈子的路。
我和老刘不算熟,就是过年打牌喝酒碰面点头的交情。上周在卫生室打青霉素,听护士老杨说起他家的事,才知道原来日子过得这么难。
说来也怪,那天我原本是去配降压药的,却撞见老刘在卫生室外面坐着,脸色发白,拐杖斜靠在石阶上,烟头烧到手指也不觉得。老杨正给他包扎脚踝,看见我来了,便叹了口气:“你说他这么大岁数,还跑什么跑,这下好了,旧伤没养好,又添新伤。”
老刘没说话,只是用力吸着烟,烟雾在眼前飘散,看不清他的表情。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老刘追了他儿媳妇足足十里地,摔了好几跤,把旧伤都碰出血了。这事得从他儿子刘强说起。
刘强在我们这个山旮旯算得上一号人物,初中没毕业就跟着修路的师傅学了技术,如今在县城开了家装修公司,听说手底下管着三十几号人。村里人提起他,总竖起大拇指——“那小子有本事!”
去年夏天,刘强带回来个姑娘,说是对象,叫小雨。姑娘长得不算特别标致,但有股子劲儿,说话做事干净利落,一来就把老刘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更难得的是,她对老刘这个残疾公公照顾得无微不至。
“那丫头多好啊,”老杨边给老刘包扎边念叨,“每次来卫生室开药,都不忘给老刘配几副止痛的。”
确实,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小雨扶老刘洗澡、剪指甲,天冷了给他准备暖水袋,腿疼了就用她从城里带来的膏药贴上。老刘那张总是绷着的脸,也渐渐有了笑纹。村里人私下讲,老刘这辈子算是享福了。
婚事定在去年冬至前后,可突然就黄了。原因倒也简单:小雨怀孕了。
按理说,怀孕应该是喜事,可刘强回来后,不知道听谁说了什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村里人只知道父子俩吵了一架,动静不小,隔壁李大爷都听见了摔碗的声音。第二天一早,刘强就开车走了,留下小雨独自面对老刘。
过了半个月,刘强才回来,脸上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冷漠。这时小雨已经四个月身孕,早上总是吐得厉害。但她还是每天给老刘做饭,给他擦洗身子。
“那天我刚好去他家打针,”老杨说着,眼睛有点湿润,“就看见小雨在院子里晾衣服,刘强坐在堂屋拿着手机不知道在看什么。老刘问他:‘你对象怀孕这么辛苦,你怎么不帮着点?’刘强就跟炸了似的,啪地摔了手机,站起来就走,嘴里还嘟囔着’谁知道是不是我的’。”
春节前后,村里人发现刘强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小雨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但脸色却越发苍白。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在村里行走,而是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老刘更是闷不做声,但谁都看得出来,他比以前更加精心地照顾小雨,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我那时候就知道要出事。”老杨说,“刘强那小子,从小就倔。认定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谁也没想到的是,上个星期三,刘强竟然带着自己的两个表哥回来了。那天正下着小雨,我在供销社买肥料,远远地看见刘强开着车停在村口,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第二天早上,村口的大榕树下就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刘强把小雨赶出了家门,还打电话叫来了110。原因是他拿到了一份所谓的证据,证明那孩子不是他的。
这事情闹得太大了,我没过去看热闹,但听说小雨当时哭得厉害,一边哭一边说孩子一定是刘强的,可刘强连看都不看她一眼。最后,还是民警出面调解,说既然两人感情确已破裂,小雨就先回娘家,等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这都是村里人后来告诉我的。说来也怪,在这个风闻蜚语不少的村子里,竟然没人说小雨的不是。大家都说,这么爱干净、懂事的姑娘,怎么可能会做出那种事呢?
可刘强心意已决,小雨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就要走。这时候老刘站出来了,他颤颤巍巍地走到小雨面前,伸出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接过她的包。
“别急着走。”听到这话,小雨愣住了,刘强也皱起了眉头。
老刘拄着拐杖站直了身子,看着儿子说:“你拿的那是什么证据?”
刘强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听说她以前在酒吧上过班,那时候就跟人乱来。这是我朋友调查到的,不信你看!”
那是一张照片,模糊不清,但确实有个女孩和一个男人在一起。村里人都没见过小雨以前的样子,谁也说不准是不是她。
老刘只看了一眼,就把照片还给了儿子,然后说了句让所有人都惊讶的话:“即使是真的,那也是你对象的过去。人还有投胎转世呢,过去的事过去了就算了。”
刘强涨红了脸,“爸,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
“我啥意思?”老刘突然提高了声音,“我的意思是,除非你拿出亲子鉴定,否则我不信这孩子不是你的!”
这话一出,刘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行,你等着,我这就去做!”说完,他甩开众人,上车就走了。
小雨哭得更厉害了,她想解释,可是老刘只是摆摆手,“别说了,回家好好养胎。我相信你。”
事情本该到此为止,但谁也没想到,小雨的娘家人接到消息,第二天就赶来了,非要带小雨回去。小雨的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一来就指着老刘的鼻子骂:“你们家算什么东西?我女儿清清白白的,你儿子凭什么侮辱她?”
老刘没说话,只是偷偷塞给小雨一个信封,里面是他这几年攒下的钱。谁知道小雨竟然拒绝了,她跪在老刘面前,哭着说:“爸,我不能拿您的钱。我没做对不起强子的事,这孩子一定是他的。”
最后,小雨还是被娘家人带走了。村里人说,老刘目送着小雨上了车,然后一直站在村口,直到车子消失在视线里。那天傍晚,有人看见老刘一个人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小雨落下的一只鞋,就那么呆呆地看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事情本该到此结束,但三天后的中午,村里人突然看到老刘拄着拐杖,一步一喘地往村外走。天气闷热,他穿着件褪了色的蓝布衫,汗水浸透了后背。
“老刘,你去哪啊?”有人问。
“去找我儿媳妇!”他头也不回地说。
老刘说,他做梦梦见小雨一个人在哭,醒来后心里就憋闷,于是决定去看看她。小雨的娘家在邻村,按常人走路得两个小时,对老刘来说,至少得三个多小时。
他拄着拐杖走了整整十里地。刚出村不久就下起了雨,他的拐杖在湿滑的泥路上一次次打滑,他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
等他终于到达小雨娘家时,已经是傍晚了。他敲开门,却被小雨的父亲挡在了门外。
“刘叔,您别来了。”小雨的父亲语气冰冷,“我女儿受的委屈已经够多了。”
老刘抬起头,雨水顺着他的脸流下来,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我不是来添乱的,我就是想看看她好不好。”
“不用看了,她已经决定去城里了,不会再回来了。”小雨的父亲说完就关上了门。
老刘站在雨中,久久不肯离去。直到村里的年轻人骑摩托找到他,才把他送回了家。
这就是为什么老刘会出现在卫生室,他的脚踝被摔伤了,裤脚上全是泥,左腿的旧伤也被碰出了血。
“老刘,你太傻了。”老杨包扎完伤口,忍不住说,“刘强那小子不识好歹,你这么大岁数了,又是有伤在身,何必为这事伤心呢?”
老刘的眼睛看向远方,幽幽地说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我媳妇走的时候,也是这么大的肚子。”
原来老刘的妻子,也就是刘强的母亲,当年也是在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出了事。那时候她正在地里干活,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等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大出血了。医生拼命抢救,保住了刘强的命,但她却再也没能醒过来。
老刘说,他当年也是不信邪,一个人扛着棺材走了十里地,因为媳妇生前最喜欢娘家那边的一棵老槐树,他想让她长眠在那里。那天也下着雨,他的腿伤在泥泞的路上更加严重,但他还是走完了全程。
“我知道小雨没说谎。”老刘突然说道,“那孩子是我孙子,我能感觉到。”
老杨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三天后,村里又炸开了锅。
刘强带着一张纸回来了,神情复杂地站在村口,嘴里嘟囔着什么。
那是一张亲子鉴定书。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问老杨。
“后来?”老杨咧开嘴,难得露出了笑容,“后来的事更离奇。刘强那小子拿着亲子鉴定书去找小雨,结果人都不见了。”
小雨确实去了城里,但不是一个人,而是和老刘一起。原来那天被赶出门后,老刘一瘸一拐地去了县城,找到了刘强的一个朋友。那人是个护工,经常帮人找医院做检查。老刘求他帮忙,让小雨先住在他那里。
老刘当天就在小雨家门口等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趁着小雨倒垃圾的功夫,他赶紧走上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更让人意外的是,老刘竟然自掏腰包,从口袋里摸出一叠钱,说是要给小雨和孩子做亲子鉴定。
“爸,不用了,我知道这孩子是谁的。”小雨哭着说。
“不,必须做!”老刘坚持道,“不为别的,就为了让你脸上有光。”
就这样,老刘连夜带着小雨去了县医院,做了亲子鉴定。只是没有刘强的样本,他们只能用老刘的血样,看看这孩子是不是刘家的骨血。
结果出来后,医生很确定地告诉他们:“这孩子和你有血缘关系,是你的孙子无疑。”
拿到报告的那一刻,老刘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医生还特意指出一个细节:这孩子竟然也带着一个遗传标记,表明可能会和老刘一样,有一条腿先天性发育不全。
“天意啊,”老刘抹着眼泪说,“这不是我孙子是什么?”
老杨说,她去看过小雨了,小雨现在住在县城里,刘强的朋友帮她找了份整理档案的工作,不累,还能照顾肚子。老刘每周都会去看她,带着自己腌的咸菜和自家种的蔬菜。
“那刘强呢?”我忍不住问。
“那小子?”老杨撇了撇嘴,“昨天听说他去找小雨了,带着那张亲子鉴定书,结果在医院的走廊上碰见了老刘。你猜怎么着?”
“怎么了?”
“老刘看都不看他,就那么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过去了。”
“那他们和好了吗?”
老杨摇摇头,“谁知道呢?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事闹得全村人都知道了,小雨的清白算是证明了。老刘那一跑,跑出了真相,也跑回了一个孙子啊。”
我望着窗外,突然想起了今早在村头看到的一幕:老刘坐在大榕树下,一边抽烟一边和几个老伙计下棋,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眼角带着笑意。在他的口袋里,露出一张小小的B超照片,那是他未来的孙子。
日头渐渐西沉,在这个小山村里,一个新的生命即将降临,而老刘的故事,也将随之延续下去。
那张惊动全村的亲子鉴定书,如今已经被老刘小心翼翼地裱了起来,挂在他的堂屋正中,就像是一张至高无上的荣誉证书。
每当有人问起这事,老刘总会笑着说:“我不识字,但我认得血脉。那是我刘家的种,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村里人听了,都会心地笑了。他们都明白,老刘拄着拐杖追了十里地,追回的不只是一个孙子,更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一段不容亵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