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9岁孙子频繁摸头,奶奶觉得不对劲带去检查,医生:幸亏来得及时

发布时间:2025-05-06 13:39:05  浏览量:2

9岁的孩子,大脑正处在飞速发育期,很多身体信号,其实都是身体在“求救”。我们常说“孩子不会装病”,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孩子真的不会撒娇,而是他们的身体语言,往往比嘴巴更诚实、也更紧急。

摸头这个动作,如果频繁、持续,还伴随着其他一些微妙变化,很可能是一个藏得很深的“健康警示灯”。

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男孩9岁,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平时也不怎么闹腾。

最近几个月,奶奶发现他经常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手却总在头顶来回摸,有时候还反复搓头发,一开始以为是头皮痒,换了洗发水也没用。后来甚至发展到放学回来一坐就是十几分钟,眼神发呆,嘴里不说话,手却不停地在头上“作业”。

奶奶有点担心了,带去医院检查,医生做了详细的问诊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让全家人都倒吸一口气——孩子其实不是单纯的“摸头”,而是出现了轻度癫痫的典型表现之一:运动性小发作。

你可能听过癫痫,但你知道吗?癫痫并不都是那种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的大场面。很多儿童癫痫,尤其是轻度的,表现非常隐蔽。

就像这个男孩,他的“摸头”其实是一种局部肌肉的重复性动作,属于癫痫的一种发作形式。医生解释说,如果不是奶奶细心留意,继续发展下去,孩子的学习、情绪,甚至智力发育都可能受到影响。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癫痫不是遗传病吗?我家里没人有癫痫啊,孩子怎么会得这个病?

癫痫的成因其实非常复杂,遗传只是一部分原因。在儿童癫痫患者中,很多都是“无家族史”的孤发个案。

研究显示,出生时缺氧、早产、产伤、脑部感染、颅脑外伤,甚至某些代谢紊乱、微量元素缺乏,都可能成为触发因素。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大脑神经网络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外部刺激(比如睡眠不足、高热、强光刺激)也可能诱发脑电活动异常。

癫痫就像一场“电路短路”,脑细胞突然间出现异常放电,导致身体局部或全身出现不自主的动作、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

更关键的是,这类“隐形癫痫”并不容易被发现。

你可能看到孩子发呆几秒、点头几下、摸头几下、突然停顿、翻白眼……这些动作,日常看起来都不严重,但如果频繁出现、模式固定,极有可能是癫痫小发作的信号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正常小动作”还是“癫痫前兆”呢?医生建议重点看这几个方面:

第一,动作是否有规律性

比如每次都在同一个场景、同一个时间段发生。
第二,是否伴随意识变化。

比如叫他不应、眼神游离、反应迟钝。
第三,是否短暂、高频、重复

比如一天内发生多次,每次几秒到几十秒。
第四,是否影响到学习和注意力

比如上课时突然发呆、写字中断、成绩突然下滑。

这些都是“看似不严重,其实大有问题”的表现。很多家长错过了“黄金干预期”,是因为总以为孩子“调皮”、“不专心”或者“青春期情绪化”。

但你知道吗?有研究发现,约有20%的学龄癫痫患儿,症状最初被误认为是注意力障碍或心理问题,直到发作严重才确诊。

所以说,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成为医生,而是成为孩子的“身体观察员”。你不需要会看脑电图,但你要能看懂孩子的异常行为。

尤其是在孩子出现反复动作、情绪变化、发呆、眼神异常的时候,千万别忽视。

有些家长担心,一旦确诊癫痫,是不是就要吃药一辈子?其实不然。

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整体是比较理想的。大约70%至80%的患儿,在规范用药后可以完全控制发作,甚至逐渐停药

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科学评估。

治疗癫痫,并不是简单的“吃药压电”。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避免副作用对孩子发育造成影响。

而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保证规律睡眠、避免感冒发热、减少电子产品刺激,也能显著降低诱发风险。

在这里,必须要特别提醒一点——癫痫不是智力低下,也不是精神病,更不是“不能说的病”。很多家长因为怕孩子被贴标签,讳疾忌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只要科学面对,癫痫并不可怕。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男孩,现实中就是一位曾患癫痫的钢琴天才。

癫痫并不意味着孩子的人生被限制,只是他的大脑需要一点“额外的关照”

也不是所有“摸头”都需要高度警惕。

头皮瘙痒、头发油腻、心理焦虑、注意力集中时的小动作,也会出现类似行为。但关键在于——有没有变化

如果这个动作突然出现、持续时间长、伴随其他身体或情绪异常,那就值得警惕。

说到底,孩子的身体不会说谎。你看到的每一个“奇怪行为”,背后可能都有一个“想被看见”的信号。

你不用做专家,但你要做那个能听懂身体语言的大人。

写到这里,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孩子老是摸头,是调皮,还是有问题?

答案是——看似小动作,有时也是大信号。

你不需要恐慌,但你需要敏感。不是多想,而是多看一眼;不是紧张,而是提早一点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场细节的马拉松,赢的不是速度,而是观察力。

在孩子健康这件事上,我们不能只做“爱得深”,更要“看得准”

[1]王晓东,李娜,刘明,等. 儿童癫痫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4, 26(3): 220-224.
[2]世界卫生组织. 癫痫:关键事实. 2024年更新.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epilepsy
[3]中国抗癫痫协会. 癫痫诊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 中国医学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