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4.1亿元画作展览时被小孩刮花,修复难度大,这赔得起吗?
发布时间:2025-05-01 18:39:45 浏览量:3
价值4.1亿元画作展览时被小孩刮花,天菩萨啊!这么贵重的画怎么能被小孩给接触到并且刮花呢?这博物馆安保措施没有做好啊,这熊孩子家长也没有看着点啊,这一下得赔多少钱啊!这到底应该谁来赔呢?赔得起吗?
这事儿发生在荷兰鹿特丹的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受损的画作可是大有来头,它是马克·罗斯科创作于1960年的《栗色上的灰橙,8号》 ,价值高达5000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4.1亿元呢,妥妥的艺术珍宝。
咱们先来说说这事儿的经过。当时博物馆正在举办一个名为“利弗林根展览”的特别项目,展出的都是馆里70件最受欢迎的藏品,这幅罗斯科的名作也在其中。可谁能想到,就在展览的时候,一个小孩在参观过程中,不小心把这幅画给刮花了。从流出的照片能看到,画作下部出现了多道细小的划痕,看着就让人心疼。博物馆后来表示,这次损坏是参观者疏忽大意造成的 ,但具体是怎么个疏忽法,是小孩没管住手,还是现场监管有漏洞,咱也不太清楚。
事情发生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后续怎么处理。博物馆很快就请来了修复专家,开始评估最佳修复方案。要知道,修复这种级别的画作可不是件容易事儿。罗斯科的绘画材料和创作方式都特别复杂,修复专家得小心翼翼,既不能破坏原作的艺术价值,又得把划痕处理掉,这难度可想而知。
博物馆方面也表态,希望这幅珍贵画作最终能够重新展出,让大家还能欣赏到它的美。但修复要花多长时间,得投入多少资金,目前都还是未知数。而且博物馆拒绝透露涉事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信息,也没说这损失到底该由谁来承担,这一点也引发了不少猜测和讨论。
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么贵重的画藏品,博物馆为啥不好好做好保护措施呢?据了解,博物馆主楼正在翻修,预计要持续到2030年 ,这次展览的场地和人员安排可能都受到了影响。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场的安保和监管出现了漏洞,才给了意外发生的机会。还有人说,这已经不是博物馆第一次发生类似事件了。早在2011年,就有参观者意外损坏过另一件展品。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博物馆在展品保护方面,是不是一直都存在问题呢?
经过这次事件,给博物馆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普通观众意识到,保护艺术品,人人有责。博物馆肯定得在保护措施上下大力气改进,比如加强现场监管、设置更明显的警示标识、采用更先进的防护技术等等。
写到最后,不过这个画的审美作为个人感觉没有办法去欣赏,感觉像一块黑板,上面是浅绿色、下面是橙色的,配上小孩子的抓痕,要是这个时候再搭配一个故事,这幅画的价值会不会大大提高啊,你说这值4.1亿人民币吗?咱们不敢问,主要真有钱也不一定买吧!也不知道这幅画的定价到底是谁定的啊,真有人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