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别等孩子长大才后悔!少儿学好古琴的技巧,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更新时间:2025-04-27 10:50  浏览量:1

纵观当今乐坛,民族乐器演奏者的年龄跨度往往是很大的——古筝、琵琶、二胡、竹笛等等,莫不如此。演奏者既有年富力强的,也有年迈的,更有许多稚嫩的少年儿童,其中有些少年儿童还具有相当高的演奏水平。

有过乐器演奏体验的人都知道,从小就学习一门乐器,具有童子功是会使人终生受益的,也具备了使自己的演奏逐步达到较高水准的基础。少年儿童如何抓住黄金时期打好基础,这些技巧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古琴的左手按弦方式是肌肤直接接触琴弦,将琴弦按实到面板上,才会发声,孩子(尤其是幼儿)手小、手软无力、指甲也小,要把握好正确手型并具有一定力度谈何容易,所以左手练习时要分两步走。逐步练习、逐步加力,随时关注手指形状。

1、静态:按固定音位、泛音。

2、:走手音——使其不要变形。等到其手型基本固定后,再要求“按令入木”的实度和吟猱的自如度。

松弛是弹琴的基础,“松中求力、松中求技”。松就好比地面,而一切力度、技法都是地面上的建筑,失去了松而去追求力度与技法等于是舍本求末。在练琴时还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左手大指指甲不要磨偏、磨坏,跪指时名指着弦点不要磨破。

最初练习时,孩子的左手指按不动或按不实琴弦,或者一使劲按弦手就变形,这时一定不要苛求必须按实,暂时先虚虚地弹,声音可以若有若无,然后引导孩子慢慢将手臂、手的自然重量向下放,放在一根手指上。如还是按不实弦,启发他逐步向下用力。但一旦按实发出声音来,就不要再用力了,否则容易多余用力(这种多余用力对于成年人说,问题还不是很大,但对于孩子来说就危害甚大),产生反作用力,使孩子的手紧张。等孩子逐步长大,手与臂的自然重量增加,功力也增加了,按实琴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将弦按实是一方面,同时还要注意手型的标准、规范与优雅。

四五岁的幼儿弹琴时,左手臂短,够不到音位,这时可以不采取定势,让孩子站在地上,两脚分开,身体中线随着左手指按弦的幅度左右移动。

六至九岁的孩子可以坐着弹,但臂仍不够长,可以让孩子身体中线对着六徽,右手弹弦点对准一徽(相对成年人的弹琴标准:身体中线对准五徽,右手弹弦点对准岳山与一徽的二分之一处的位置,整体左移。

、右手在弹弦时,先要求弹得虚一些,轻一些,待运指方法、手型基本确定后,手指也逐渐有了一定的力度时,再逐步加力,最后达到“弹欲断弦”的坚实度。

针对孩子的手臂条件,这个过渡期有时会在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完成,欲速则不达。

、弹琴的力:是从脚底发起——两脚平放在地上(幼儿腿短,可在脚下垫一个小脚凳),脚心虚涵,男孩双脚分开约二十公分左右,女孩双脚自然并拢,膝盖处大腿小腿呈九十度。坐在椅子上不要坐满,坐在琴凳上约前三分之二处(如果是有靠背的椅子不要靠着坐)。后背自然挺立,沉肩坠肘,下颏微收,舌顶上腭,全身自然放松,琴容端正,不要摇头晃脑。目光以垂帘式注视左手,切忌左顾右盼。

、所用古琴。五六岁至十岁的孩子可以用小琴(膝琴——有效弦长98厘米左右),再大些的孩子就可以用正常琴(有效弦长110厘米左右)。

、孩子年龄小,可以先从学习技术着手。学习琴曲既要有一定的进度(使之能产生兴趣),又要循序渐进(盲目赶进度会造成根基不牢)。从掌握基本指法开始,到能够弹奏简单的古琴曲,进而能弹奏一些传统名曲,使孩子们对古琴逐渐产生兴趣。

、孩子学习弹奏琴曲时,如果是有词的琴曲,如:《关山月》、《阳关三叠》等,应让孩子学习吟唱。这样对掌握琴曲的意(思想内容)、韵(起、承、转、合)、板(轻、重、缓、急)有很好的帮助。

琴——“音”来自于乐,“形”成自于武。许多前辈琴家都习武,这能使心、意、气贯通,肩、肘、腕相和。手、眼、身法、步,规规矩矩。并对把握端庄的琴容,优雅的手容,掌控恰当的发力均有好处。

习琴的姿态很重要(琴容端庄,手容优雅,动作适度)。习练指法时要遵循传统,弹奏琴曲时要尊重原作,首先要作到原封不动地“照搬”。老一辈优秀琴家传承下来的多是古琴的精华,要尽可能让孩子们多听、多看、多学。作为古琴来说,保住现有的传统,不让其失传是重中之重。

、在教学中,对具有灵性的琴童实行重点辅导,然后再让这些表现优秀的孩子带动整体学琴孩子的水平,为落后的孩子树立起学好古琴的信心。

不能期望每个孩子都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古琴。老师教学时一定要和蔼可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使孩子愿意见老师,想见老师,这样就会有助于孩子学琴。少儿古琴教师不应该是站在终点线上对选手们吆三喝四的裁判,而应是带领大家从起跑线上共同出发、并肩前进、不让一个人掉队的领跑者。

、有人认为,孩子小,学识与阅历都不够,无法理解古琴的深度。却没有认识到,这些渴望学古琴的孩子都是中华民族的后代,祖先的遗传印记已神神地烙在了孩子的心上,而且孩子的心灵很纯净,更能感悟到祖先留下的音乐信息。所以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古琴,而且还能很好地领悟和掌握琴曲的意蕴。

十一、幼儿初识习琴时,要求爸爸妈妈能够一起学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弹琴要领,同时跟孩子比谁学得快、弹得好,从而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

十二、要多给习琴的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如雅集、公益讲座与演出,积极参加社会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孩子的琴艺能够得到充分展示,也可以提升、加强孩子的爱国主义意识与社会公德观念。

内容选自:杨青、徐元《古琴艺术知识2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