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做到这4点开始
更新时间:2025-04-27 11:24 浏览量:4
纪伯伦的一首诗这样形容孩子: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而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所生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来到世上,却并非来自你们
他们虽与你们一起生活,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把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思想
你们能够庇护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唯一渐行渐远的亲密关系!
前半生,孩子踩着父母的脚印前行,
后半生,则是父母凝视孩子的背影。
任何关系都有界限,做到这4点,让你的亲密关系越来越融洽!
一个孩子厌学了,怎么办。看见孩子的问题,并深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
要知道,行为是了解孩子内心困境的线索,也往往能反映整个家庭的症结。
看见孩子无比渴望被理解的整个内心世界,转变视角:我们的目标不是塑造行为,而是培养人。
在家庭关系里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就是“情感连接”,修复关系和道歉是建立亲子关系、改善行为和积累情感的重要方式。
我们都希望孩子是好孩子,自己是好父母,也希望家里更安宁。我们不必左右为难,我们可以左右逢源。
养育孩子遵循“不求不助”原则,让孩子走进我们的世界。努力跟上孩子的想法,不要让孩子看到你崩溃,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不要去说教孩子,你的深呼吸和冷静才是孩子需要的东西。
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去拥抱他,用共情和善意来回应孩子的无礼,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看见”。
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把自己想得既苛刻又负面,总把孩子往最坏处想。
可一旦遭遇亲子冲突,我们往往就会下意识地把方向盘拱手让给挫败感和愤怒情绪。
并且采取行动,认为孩子在故意欺骗我们,认为孩子的想法有问题,认为孩子在故意忤逆或挑衅我们。
我们要把孩子和问题区分开来,看到孩子的本心善良,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引领,带领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种引领让他们感到安全和安心,也能锤炼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
如果你能让孩子拥有安全的空间来试错,而不必担心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那么你就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并且最终让孩子与你走得更近。
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父母要第一时间成为家庭关系模式的转换器。
要改变,要让孩子看到你的本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被尊重的。
只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就会存在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视角。
只有接纳多重真相:让关系中的双方都能被看到,亲子关系才能和谐相处,彼此亲近。
关系双方都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作重要的事情去对待、去接受。
人在关系中的安全感来自理解,而非说服,没有谁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
允许孩子表达不满,既能对孩子说“不”,又能对他们的失望表达关怀。
理解的目的就是建立“亲密感”,通过沟通,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己的本心是好的。
说服只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没有被看见、被听见,他就会感到愤怒,就会抗拒。
虽然你会认为自己只是就事论事,其实你是在捍卫自己和自己想法存在的价值。
只有我们带着开放的胸襟和关怀去接纳孩子,孩子才会卸下防备,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都会感觉到自己被看见了、被听见了,于是关系才会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