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亲子关系 | 父亲,母亲,孩子的脑袋

更新时间:2025-04-21 23:37  浏览量:7

孩子出生了!

如果家庭正常的话,每个新生命的出生,应该都会带来欣喜吧。

在有些家庭,男孩带来的快乐可能更多一点。

不管怎么样,不管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总之,这个家庭还算正常。

所以孩子也得到了通常意义上应有的照顾。

大人抱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脑袋会格外关照。要么竖直,要么放平,可以稍稍倾斜,但不能仰得过高,也不能垂得太低,更不能头朝下脚朝上倒挂,否则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等到抱稳了,大人就会盯着孩子的小脑袋看。那眼睛像黑葡萄一样,黑亮黑亮炯炯有神;小嘴,小鼻子,小耳朵,小脸蛋,哪哪都看着心疼,想轻轻捏一捏,想狠狠亲一口。

睡觉的时候更操心。仰卧睡,把脑袋放平了怕他吐奶噎着; 侧卧睡,又怕脑袋长歪了不好看。一会儿听这个的平放,一会儿又听那个的侧放,简直没个正主意。

唉,真是关心则乱。

孩子长大了!

孩子一天天成长,被精心呵护的小脑袋发育正常,开始学东西,开始想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

大人们也放下对小脑袋的警惕,开始对孩子有所期待。希望他比别的小孩学得快,希望他想的事情比别的小孩子更出彩,希望他的主意和大人保持一致。

总之,大人有了比较心。

毕竟是小孩,他的脑袋还没发育到那么世故,还看不透大人的心思。他沉浸在自己的成长快乐里,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有“比较”一说,没有意识到成长要以“听话”为前提

有些小孩天生比别的孩子发育快,大人很有面子,常常会抚摸着小孩的脑袋说“乖,好聪明”。

大部分小孩发育正常,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快,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慢。大人有面子的时候会夸孩子,没面子的时候就叨叨两句。

当然也有不叨叨的“佛系父母”,接纳孩子真实自然的样子,他们是孩子的福星。

凡是各方面发育均迟缓的孩子,可能是特殊原因导致,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照顾,有时也需要医疗、心理等专业力量的介入。

后面的内容,只写给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家长。

孩子挨打了!

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小脑袋就不那么安全了。

因为大人会打孩子的脑袋。

一般这种情况从孩子三岁左右开始发生。

也有些孩子,可能一两岁就开始挨揍。

有时是孩子确实调皮,不听话。

有时是大人的比较心作祟。孩子不出众,大人没面子。

有时是因为种种原因,大人不再喜欢这个孩子,咋看咋不顺眼。

有人类的地方,必然有强权。

大人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

大人制定规则,小孩负责遵守就可以了。

违规就意味着惩罚降临。

没有人追究规则是不是霸王条款,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发育特点,是不是带有歧视,是不是存在随机性、任意性,是不是大人情绪爆发的产物。

大人觉得小孩违反了规则,小孩就得接受惩罚,没地方说理。

敢犟嘴,罪加一等。

气头上的父母,很多会在孩子脑袋上直接开打。

忘了那个小脑袋,曾被当年的他们百般呵护。

打在孩子脑袋上的,有时是大人的巴掌,有时是大人高高抬起的脚,有时是戒尺,有时是扫炕笤帚,也有皮带、木棍、钢管、衣架等等。

工具随大人的喜好,或当时的方便程度;力度随大人的心情,或大人判定的犯错程度。

至于孩子的脑袋能否承受重物打击,承受极限是多少,不在考虑之列。

听天由命吧!

也有孩子被打傻、打死,大人只需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哀号:“他是我的孩子,我也是为他好啊!我并没想打坏(死)他!”连法律都会让步。

只要孩子还没傻,还没死,还没独立成人,这打就得继续挨。

最轻量级的打,是用指头戳孩子前额,将孩子戳得一愣一愣,半天不敢说话。

指头、巴掌、重物在眼前晃,也有催眠作用。所以孩子脑袋被击的同时,很可能进入催眠状态。

人在催眠状态下,对外界的声音会信以为真。

大人边打孩子边骂:“你怎么这么笨?!”孩子就相信自己是个笨孩子。

大人边打孩子边骂:“你将来一定没出息!”孩子就相信自己长大没出息。

大人边打孩子边骂:“你怎么这么粗心!”孩子就相信自己是个粗心鬼。

大人边打孩子边骂:“你死犟死犟!”孩子就相信自己是个犟种。

……

孩子相信什么,多半就会长成什么。

面对长大了的笨孩子、没出息的孩子、粗心孩子、犟孩子……大人多半还会用他们的手指在孩子前额上一戳,说:“我早就知道你会长成这样!”

大人的“早就知道”,到底是“预见”,还是“诅咒”?不好说。

如果后期不反思,不自我成长,不经历一些事情,这个孩子,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不好不坏,没太大变化。

我的文章写完了,我也不想再说什么。

谁愿意补充,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