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认知诊疗中心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1 浏览量:4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契合国家“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建设要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近日正式成立认知诊疗中心。该中心聚焦儿童认知发育领域,涵盖科学研究、临床诊疗与早期干预等,旨在推动儿童健康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方位促进我国儿童身心发展。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愈发凸显,认知健康备受家庭与社会关注。全球范围内,至少31%的儿童及青少年受认知障碍困扰,涉及约7.8亿人。在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达6.3%,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为1-1.5%,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约3%,8%-25%的儿童成长中面临发育或行为问题,涵盖语言沟通、发育性协调及社交障碍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认知诊疗中心专注发育障碍性疾病及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诊治,整合心理、物理、药物以及数字疗法等手段,联合家庭、学校、社区及基层医疗机构,推进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探索临床医学与前沿学科交叉创新模式。
中心借助儿童保健中心深厚底蕴,完善专科建设,设有儿童心理卫生、多动症、“学习困难”、言语语言等门诊。其中,“学习困难”门诊在国内率先开设并引发广泛关注,已诊治患儿约20000余人,年门诊量8000人次,通过明确病因、评估及制定解决方案、治疗影响学习表现的潜在疾病,助力儿童更好发挥潜能。同时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开展学习科学与执行功能等创新研究,打造“家-校-医”跨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管理模式。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开展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提高其注意力及学习生活应对技能,逐步改善情绪障碍及注意力;针对言语语言障碍,实施全面认知言语功能筛查及数字化康复疗法,提升诊疗的精准性;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开发了基于儿童情绪与社交技能靶向干预技术,对ASD儿童语言能力和社交功能训练,提升训练的标准化,实现科学居家干预。此外,中心通过多学科协同门诊(MDT)模式,建立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防筛诊治康”闭环管理体系。
作为儿童保健领域“国家队”,上世纪八十年代牵头编制“儿心量表”,填补国内空白,为国家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近年联合多所高校研发《儿童早期语言沟通能力筛查量表》等,修订多项国际量表常模数据,开展“量表工程”,引领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早期筛查与诊断。
随着认知诊疗中心正式运行,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将联合社会各界,打造国家级儿童认知健康高地,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创新、科普赋能,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王琳
认知诊疗中心 负责人
文 | 王琳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