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菏泽市妇女联合会实验幼儿园
更新时间:2025-04-11 10:12 浏览量:4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菏泽市政府部门全力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市教体局、市妇联共同将学前教育资源扩充作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任务。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与保障下,妇女联合会实验幼儿园奋力践行“幼有所育,幼有优育”政策方针,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深耕与创新探索,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教育教学,新增为5个园区,增建3000多个学位,有效缓解了菏泽学前教育的入园压力,孩子们实现了入园友好,让更多孩子得以享受优质学前教育,助力菏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洞察先机
构建托幼一体化体系 实现托育友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家庭结构的变化,0 - 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日益凸显。基于此,妇女联合会实验幼儿园积极开展托育服务,全力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投入大量资源,对托育设施进行精心改造与升级。安全舒适的婴儿床、适合婴儿抓握的玩具、温馨的阅读角,每一处细节都充分考虑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同时,通过严格的选拔与专业的培训,组建了一支富有爱心与专业素养的托育师资队伍。托幼一体化的成功建设,实现了0 - 6岁儿童教育的无缝衔接,让孩子们在熟悉、稳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也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成为妇女联合会实验幼儿园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的又一亮点。
多维践行
打造儿童友好品牌
为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妇女联合会实验幼儿园精心打造了空间友好、课程友好、参与友好、服务友好的品牌理念。从多方面打造儿童友好环境,让孩子们在充满关爱与关怀的空间里茁壮成长。
空间友好,幼儿园的园区设置以“把最大空间留给儿童”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开放、自由的环境。区域材料的摆放遵循边角原则,打破传统布局的局限,充分利用三维空间,确保孩子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教室布局以“一米高度看世界”为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高和视角,设置不同的功能区,满足孩子的学习、游戏和探索需求。
课程友好,课程设计遵循儿童兴趣和发展需求,以儿童为中心,从生活经验出发选内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是核心特色之一。如开展“我爱我的城市”主题活动时,大中小班分别围绕菏泽建筑、美景、美食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感知家乡。同时,将儿童权利相关内容融入到日常课程中,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儿童传授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知识。开展“我有安全的权利”主题活动,通过模拟火灾、地震等场景,让儿童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参与友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园所事务。设立“小小管理员”制度,让孩子参与班级管理等工作,培养责任感与自信心。定期举办主题活动,如“我是环保小卫士”等,让孩子表达想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服务友好,幼儿园从孩子入园起就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建立完善家园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协同共进
构建家园社友好生态圈
儿童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妇女联合会实验幼儿园积极建立家园社儿童友好生态圈,凝聚各方力量,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积极建立家园学校共育机制,向家长宣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意义,分享幼儿园在儿童友好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并组织家长志愿者,邀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走进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敬老院等场所,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幼儿园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的共享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亲子阅读活动等,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示范引领
传播儿童友好理念
坚持凭借在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方面的优异成绩,妇女联合会实验幼儿园发挥了较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幼儿园热情接待来自全市各、县区的观摩团60余次,分享在空间打造、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家园社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这些观摩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各地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友好理念的深入理解,也推动了各地友好型幼儿园建设在更广泛地区开展。此外,积极参与中外女子学院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等国际交流项目,向世界展示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相关成果与经验。通过与自身的交流和互动,幼儿园不仅拓宽了自身的国际视野,也为传播中国儿童友好理念、促进国际儿童事业发展贡献了点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