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动画出海持续提升中华文明全球自信

更新时间:2025-04-08 09:11  浏览量:1

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日益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载体,在彰显中国软实力的同时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近日,以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为叙事核心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引发了海内外文化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2025年2月18日,《哪吒2》总票房突破123.19亿元人民币,荣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更是在3月15日突破150.19亿元人民币,进入全球票房榜前5。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突破,更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表达中的广泛认可与跨文化影响力。从国际传播的视域看,《哪吒2》这一文化产品通过叙事创新与媒介技术融合,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辨与价值观念转化为具有全球共鸣的文化符号,不仅拓展了全球文化市场对中华文明的认知边界,更为后续中华传统文化产品的全球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动画出海的价值意涵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积淀,承载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成为国际传播中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化、通俗化的跨文化传播媒介,通过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融合,能够有效地弥合文化差异,推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共享,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哪吒2》文化创新表达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市场数据和观众评价等量化指标上,而且对增强文化自信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分析。

第一,文化创新表达强化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在影片《哪吒2》中,结界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三星堆青铜文明,通过文物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成功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这种经典文化元素的现代化表达方式,不仅唤起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在现代语境中赋予了其新的文化价值。通过这种创新性表达,传统文化得以摆脱静态的历史框架,转而以动态的、可感知的形式融入当代生活,从而强化了文化自信。

第二,动画电影推动中国电影工业的全球化转型。《哪吒2》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宣告了中国电影工业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跨越式转变。该影片跻身全球票房榜前列,彰显了中国动画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国外多家影评网站和媒体均给予该片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其全球影响力。相较于以往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以全新的传播维度拓展了海外受众市场,其全球化传播使它成为国际观众理解和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经验。

第三,文化产品的成功推动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哪吒2》电影的成功还体现在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上,以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为代表的国际投行因《哪吒2》等案例上调了中国创新企业的评级,帮助MSCI中国指数实现了估值修复。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电影已具备在国际电影市场与好莱坞分庭抗礼的能力,凭借精良的制作、优质的情感表达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哪吒2》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与青睐,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为中华文化产业的资本化运作提供了新的路径。

动画出海的创新实践

《哪吒2》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可,更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积极响应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号召。而以动画电影的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讲述中国传统故事,不仅重塑了文化传播的新面貌,还探索了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逻辑与路径。通过以影视剧、动画等文化产品为载体,传统文化得以实现“转变叙事——科技重塑——跨界融合”的媒介实践逻辑,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一是叙事创新,构建跨文化共鸣的叙事逻辑。叙事创新是文化传播的核心策略之一。动画电影通过重构传统故事,赋予其现代表征意义,能够有效跨越文化差异,构建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即使来自不同民族、讲着不同语言、有不同文化语境的观众,也可以通过动画电影这一载体,找到共同的价值认同,进而欣赏不同文化的作品。以《哪吒2》为例,影片通过塑造“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从命运、亲情和自我认同等层面挖掘主题,颠覆了传统神话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策略不仅让中国观众产生文化认同,还通过“世界语汇”唤起了海外观众的情感共鸣。美国《纽约时报》称赞《哪吒2》是“东方叙事的文艺复兴”,其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也打破了中国电影长期面临的“文化折扣”现象。哪吒形象既承载了中国传统神话的深厚底蕴,又契合了当代社会问题与情感,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范。

二是科技赋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现代化转型。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关键,无论是《黑神话:悟空》中的3D技术,还是《哪吒2》中的动画特效,科技的支撑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提供了可能性。《黑神话:悟空》借助先进游戏引擎和电影级的游戏画面,将《西游记》中的经典场景和经典角色以高度逼真的形式呈现在游戏玩家面前,展示出了科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同样,《哪吒2》的成功亦得益于动画技术的创新,其制作涉及多达138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动画师,共同完成1948个特效镜头,被誉为“动画界的万鳞甲”。这一高度分工协作的工业化流程打破了传统动画制作的产能瓶颈,并为中国动画产业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协作模式。在科技的支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借助现代媒介焕发新生,实现更广泛的全球传播。

三是跨界融合,拓展文化产业生态边界。通过将文化产品与消费、文旅、制造业等领域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突破单一媒介的限制,拓展其表达边界,吸引更多受众。《哪吒2》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其IP价值已经由银幕向消费、文旅、制造业等领域延伸拓展,构建出了“文化+商业”的协同效应。例如,东莞在春节前后把电影《哪吒2》融入“新春·进莞来团聚”主题活动,春节期间实现全市接待游客522.6万多人次、旅游收入30.1亿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2.4天。这不仅提升了城市文旅形象,还展示了文化产品在跨界融合中的巨大潜力,实现了制造业城市的文旅突围。此外,文化产品的跨界融合还为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推动了文化价值链的延伸。

通过叙事创新、科技赋能与跨界融合,动画电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哪吒2》以创新性表达为媒介,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被重新激活,不仅为文化再生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更通过跨媒介叙事与技术赋能的协同作用,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动能,使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这种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时空界限,使中华文明得以在全球化进程中构建差异化的文化符号体系,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辐射效能。在此过程中,文化产品的再生产不仅以传统为根基,更以创新为驱动,为人类文明的多元共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通过持续的文化互鉴与价值共享,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实践路径既彰显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内在韧性,也为全球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