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儿童友好社区 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实验婴儿园开展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5-04-07 17:05 浏览量:1
为帮助家长解决育儿困难,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实现托幼一体化,家园社协同育儿,近日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婴儿园在园长单雪婷的带领下,联合新南路社区开展了“育儿龙门阵 社区微指导”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实验婴儿园的老师们在充分领会《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精神要求下,以“婴幼儿动作发展”作为主要指导内容,按照不同月龄的婴幼儿精心设计亲子活动,向家长讲解活动的目的,为婴幼儿家庭教育助力。活动以趣味地音乐律动《袋鼠妈妈》开场,让大小朋友们在走走停停的节奏感知中轻松破冰,互相认识彼此;乳儿操《一起来》科学合理,让宝宝们的四肢得到充分的活动;大动作发展活动《小乌龟爬爬》《小猫走走》让不同月龄段的婴幼儿在大动作、平衡力方面得到了发展;舒缓放松《包饺子》让不同月龄段婴幼儿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特别体验到了亲子活动的乐趣,让小朋友和大朋友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愉快的半天亲子时光。
本次活动,婴幼儿在听一听、动一动,玩一玩中进行了大动作、精细动作、音乐律动的感知与体验,不仅让不同月龄段的婴幼儿在动作发展上得到了锻炼,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婴幼儿早期进行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验婴儿园老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实验婴儿园和新南路社区领导们通过与家长的互相沟通,了解了家长们对托育的诉求和希望,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推进与实现家园社协同育儿,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解决其带娃困难,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婴儿园建于1951年,一直致力于0-3岁婴幼儿养育服务与实践,1992年后实验婴儿园实现“0-6”婴幼儿教育一体化,是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四川省级文明单位、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人民音乐出版社婴幼音乐素养教育示范基地、成都市幼儿园园长发展基地、成都市一级幼儿园、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实验婴儿园先后承担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术年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游戏研讨分会场,四川省首期托育负责人培训、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研究项目调研等重要会议。
70余年的婴幼儿养育照护探索,实验婴儿园积累了丰富的婴幼儿早期养育经验,秉承“吃喝拉撒睡”就是他们的生活,“吃喝拉撒睡就是教育”的婴幼儿养育理念,构建出科学的0-3岁婴幼儿照护体系,形成了0-3岁婴幼儿养育活动课程体系。实验婴儿园始终坚持用智慧与行动开展教学课题研究,秉承“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思路,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园本课程实践,聚焦“真问题”,沉下心做“深研究”。1983年以来先后实践研究了国家、省、市、区级课题《三岁前婴幼儿语言发展调查研究》《婴班游戏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婴儿教师教养细节评价研究》《构建幼儿园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等。实验婴儿园立足于本园实际,在系统的探索下,构建出早期教育课程《婴班玩乐家》《婴班亲子家庭指导》《婴班护理妙招》,课程目标全面、具有层次性,内容科学、具有可操性,组织形式多样,评价科学严谨,促进0-3岁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助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质量提升。
一、想方设法破解“带娃难”
近几年,工作养娃两难顾、老人带娃问题多、年轻带娃没经验、入托成本较高……这些“痛点”问题,让年轻的“95后”乃至“00后”宝爸宝妈倍感焦虑,如何破解“带娃难”的问题,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这个蕴含“大民生”的“小托育”,进一步激发了实验婴儿园人的使命担当,这也是各级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实验婴儿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园本实践的经验上将“儿童友好”理念延伸至“儿童友好社区”,一是在周边三公里范围内依托“儿童友好”社区,持续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实验婴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市级课题组协同“新南路社区”“老马路社区”“新生路社区”等开展“育儿龙门阵 社区微指导”0-3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公益活动。我们携手有育儿经验的教师、医生、营养师团队,紧密围绕《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的目标与要求,从营养与喂养、生活与卫生习惯、动作等方面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倾听和畅聊家长对0-3岁育儿的困惑和思考。家长可通过预约报名,实现集中照护和育儿指导服务。实验婴儿园坚持为区域范围内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一年多次的免费照护及家长教育指导的机会,为“新手爸妈”及缺少育儿经验的家长提供“喘息式”服务。二是辐射周边单位职工子女,让关爱落到实处。实验婴儿园托育中心面向周边社区开放,为0-3岁社区家庭提供亲子托育服务,开设至今已辐射500余个家庭;同时也有计划根据托育班的实际保障能力,适当把名额扩大释放给周边兄弟单位,辐射到了如成都七中林荫街校区、龙江路小学、华西医院等单位的职工子女。
图1 实验婴儿园园长单雪婷和托大班幼儿在一起
图2 实验婴儿园园长单雪婷(左1)进行“一对一”家庭养育指导 图3 集体互动游戏暖场
图4 手工活动“红灯笼” 图5 亲子游戏“摘星星”
二、“医”与“育”结合实现专业互补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家长们对婴幼儿的习惯、交往、养育方式以及营养喂养方面的困惑较多,保健医生以九个月宝宝便秘拉不出来怎么办为例,从“育”的角度可以通过观察宝宝排便信号,宝宝排便时不要随意打断;不给宝宝吃得太精细,食物种类多样化,注意增加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适当多喝水,人体缺水时会把食物残渣水分吸收得更加完全,造成大便干结不易排出;但从“医”的角度来分析,可以通过平时宝宝互动时可顺时针轻揉宝宝肚子,也可适当增加宝宝白天的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如果宝宝确实超过4-5天没大便,可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帮助。
图6.7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导
三、“托幼一体化”助推学前儿童的成长衔接
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课题组成员们对咨询家长详细讲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关键是兼顾“0-3”岁和“3-6”岁婴幼儿发展整体性和两个阶段婴幼儿年龄特点的特殊性,统整托幼资源,在交流中重视“0-6”岁婴幼儿教育与保育相互衔接,如:不同月龄段营养与喂养的关注要点,建立稳固、安全的依恋关系,入园分离焦虑期的衔接指导,学龄前不同阶段的语言环境准备,增加与同伴的社会性交往机会等,让家长在“一对一”的育儿龙门阵专业分享中感受科学育儿的魅力,在自然的交谈中收获育儿的方法,帮助其解决个性化育儿问题。
图8 教师“一对一”家庭指导精细动作发展
四、“资源分享”助力托育养乐教育推广
多年来,实验婴儿园以“资源开放、经验共享、生态共建”为核心,充分发挥在托育服务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为托育服务行业注入发展动能。2023年实验婴儿园以挂牌托育指导基地为起点,与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充分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园区托育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产业园区职工的后顾之忧。此外,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婴儿园还打破地域壁垒,先后为江苏、西藏、福建、陕西等地托育同行提供了参观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以实际行动用为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图9 实验婴儿园教师前往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指导
图10 江苏托育同行来实验婴儿园参观交流
实验婴儿园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通过努力探索实践让“0-6”岁早期教育落地生根,助力四川省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为广大家长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资源和支持,促进“宜行宜学宜居”于一体的“15分钟托育服务圈”,以实际行动去回应社会民生的呼唤,走出了一条有园本特色、具示范效应的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11 第一期新南路社区“育儿龙门阵 社区微指导”
图12 第二期老马路社区“育儿龙门阵 社区微指导”
图13 第三期新生路社区“育儿龙门阵 社区微指导”
图14 第十一期走进婴儿托育中心“育儿龙门阵 社区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