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曾经小孩的乐趣,终是遗失在了钢筋森林里

更新时间:2025-02-26 01:49  浏览量:7

大家好我是酒哥,今天聊一聊现在有多少小孩子有过上树掏鸟,下河摸鱼的经历,那些我们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应该已经只是出现在书本上的历史了。

周末路过小区儿童游乐区,几个孩子捧着手机围坐在长椅上,屏幕荧光映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忽然想起三十年多前的时候,我也和他们这般大,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电视机都是稀罕物,但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却感觉比现在的孩子快乐多了。

一、被屏幕框住的童年

现在的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开黑"、"段位"、“皮肤”,他们的世界被切割成无数个像素方块。邻居家十岁的小孩能熟练操作三个游戏平台,却分不清麻雀和燕子的区别。上周他去郊游,看见溪水里的蝌蚪时,他第一反应竟是掏出手机扫一扫:"这个能生成AR模型吗?"

智能设备像透明的玻璃罩,把孩子们隔绝在真实世界之外。他们的手指在屏幕上灵巧滑动,却不再感受泥土的松软;眼睛盯着虚拟的大树,却看不见树叶间隙漏下的阳光。某次春游,老师让学生用手机拍下"春天的证据",孩子们对着樱花树一通猛拍,却没人注意到树下新冒出的蕨类的新芽和小草都萌嫩。

二、消失的冒险乐园

记忆里的夏天总飘着槐花香,老城区的红砖墙上,我们像壁虎似的攀爬,只为够到那个摇摇欲坠的鸟窝。现在的社区规划整齐得像乐高积木,塑胶操场永远纤尘不染,连秋千荡起的弧度都被安全锁限制。幼儿园老师说起现在的孩子:"他们会在沙坑前犹豫,因为家长总说'脏'。"

河水也不再是童年的玩伴。去年回老家,发现小时候摸鱼的那段河岸竖起了不锈钢护栏,警示牌上的"水深危险"刺得人眼睛生疼。表弟家的双胞胎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从没赤脚踩过溪水,他们最接近自然的体验,是到城里商场顶楼的"奇幻雨林"主题乐园,体验人造雾里闪烁着LED萤火虫。

三、被程序化的快乐

周末的各个培训基地的走廊,背着琴盒、画板的孩子像一串沉默的蚂蚁。家长们挤在等候区比较着考级证书,某个妈妈正打电话:"舞蹈课调到周三,周四要上空手道,周五..."这些精心设计的"快乐课程表",反而成了困住孩子的精致牢笼。

想起小时候在废弃工地"建造"的秘密基地,瓦楞纸箱搭成的城堡,啤酒盖串成的风铃。现在的孩子玩着上千元的乐高,按说明书拼出完美模型,却失去了把晾衣架改装成捕虫网的创意。教育专家王教授曾痛心地说:"我们培养了一批不会'无意义玩耍'的完美机器。"

上个月带儿子回乡下老家拜年,她起初嫌弃田埂上的泥巴会弄脏新球鞋。直到看见菜地里惊起的白鹭,他突然撒开腿追了过去,欢快的笑声清脆得能敲碎整个春天的寂静。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真正的童年从未消失,只是需要撕开塑料包装,让阳光照进来。

也许该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带着孩子去找找小区里最后那棵老梧桐。不必说什么"自然教育",就让他们把掉落的枝杈当成宝剑,看蚂蚁搬家能看上一个下午。毕竟我们小时候的快乐,本就像野草般自由生长,哪需要什么育儿指南来精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