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对孩子最好的托举,莫过于此

更新时间:2025-04-05 19:55  浏览量:4

做父母,无需倾其所有,只要尽你所能。养孩子这件事,每一对家长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咆哮式教育,总是连哄带踹,要的就是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有的和风细雨,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只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情绪价值,不和别人攀比。

你说天底下有没有一种育儿方式,真的能百分百确保孩子成材?在我看来并不存在,甚至连成材这个终极目标,我觉得都有待商榷。

什么意思?就是孩子成材与否,这件事并非家长能控制的,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如果转换到自己身上,自己是否能实现?如果可以,那尽可以对孩子有无数要求,如果家长自己都做不到,那最好的育儿方向就是不干涉、只兜底,让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路径。

就好比父母爱刷短视频,又如何教育孩子书中自有黄金屋?父母本身尚未在社会的竞争中拿到财富结果,又哪来的经验去指导孩子进行未来的人生选择?很多时候上一辈的经验,不一定就完全试用于这个时代的竞争,倘若自己都没验证过的方法论,就不应该人云亦云地强加到孩子身上。

真正好的教育方式永远是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不打压不批判,作为父母你向往什么就去追求什么,不需要把自身的欲望交由孩子来背负。

倘若你的人生活法是正确的,那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你希望家族兴旺,那么自己就开始追求财富,去直面商业世界的竞争,你希望孩子学习成材,那就自己先试着成长进步,你希望孩子长大后胆子大,不唯唯诺诺,那就得自己先活出榜样。

这些教育的理念,实现起来是不需要花太多钱的,只需要反求诸己,相比起掏空家底把孩子送国际学校、打小开始内卷上补习班,你不如以身作则,活好自己。

养孩子,同时也是在养自己孩子往往不会拿父母和别的家长进行比较,但父母往往很习惯干这种事。

不为别的,就因为在孩子面前自己可以展示绝对的权威,别觉得这种情况少见,很多家庭之所以鸡飞狗跳,亲子关系恶劣,多半都是父母在外怂,回到家里窝里横。

父母就是一面镜子,孩子从小到大都照着模仿,除非孩子自己很有主见,能打碎上一代的认知桎梏,否则自己的成长路径大概率就是潜移默化地复制粘贴。

我一直都觉得当父母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就一定要为孩子倾其所有,过度的爱也是畸形的。

相反,当一个好父母不需要腰缠万贯,也不需要手段通天,你只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底气、不懒不怠就可以了。

但请注意,这些好的优点,对父母自己也是同样的要求。你想孩子做到,你自己也得做到。亲子教育看似是在养孩子,其实换个角度看也是在养父母。父母谈吐耐心,孩子就不会动辄性情暴躁,父母擅长待人接物,孩子也大多早慧,懂得人情世故,父母勇敢有责任心,孩子也打小会模仿学习,用高要求约束自己。

教育就是影响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你给予太多的金钱支持,而是要一份安全感和内心依托,是不管在外面经历了怎样的惊涛骇浪,回到家里都是岁月静好,能补充能量。

这就是家最稳固的模样,并不是说需要怎样高大上的科学育儿观。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托举,就是不损耗孩子的心力,让他们永远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哪怕在外面受伤了,回到家也可以毫无负担和父母说,回来上药疗伤,好了再出去南征北战。能做到这一点,父母就是极其优秀的父母,家也必然是被爱包围。

我有一位做家庭教育的朋友,我曾经问过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处理好亲子关系的秘诀,你觉得是什么?

她想了想,浓缩成了一句话:“你不想被如何对待,你就不要用这些方式对待孩子,你想孩子拥有什么样的美好人生,首先你自己要先往这条路走去。”

我深以为然,其实不止是是亲子关系,哪怕是夫妻关系,这个秘诀也同样适用。‍‍‍说白了,人与人之间,只有爱才会传递能量,过度的要求,其实不是爱本身的样子,而是伪装成爱的一种傲慢和居高临下的高姿态。

想想看,你如果总想着去改变谁,或是塑造谁,其实本质上是你内心认为对方不够好,是你控制欲的一种表现。而谁都不会喜欢被控制,控制的同义词就是压抑。

真正的爱是影响,是一种向内求,把自己的命题处理好了,让身边人因你而受益,这样周围人对你的好感才会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