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卫子夫上位,她的兄弟姐妹才是关键的 “神助攻”

更新时间:2025-03-28 19:19  浏览量:3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她的家族一门贵盛,可除了卫青、霍去病之外,反倒鲜为人知,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她的姐妹们。

卫子夫的姐妹,卫君孺和卫少儿,这两人的感情生活那叫一个有料。

大姐卫君孺嫁给了公孙贺,公孙贺后来曾当上了汉武帝的丞相,她们的儿子公孙敬声则当上了太仆,父子公卿,一门显赫。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卫家显贵后,卫君孺就成了太仆公孙贺的正妻。

不过事实上的时间线,可能和很多人过往的认知不太一样

好多人在写通史、解读《史记》的时候,都觉得是卫子夫怀孕被封夫人,全家跟着显贵,才把卫君孺嫁给公孙贺,但咱仔细翻翻《汉书》就能发现,明明是公孙贺娶了卫君孺之后,卫家才得以发迹得宠。

咱们来细品一下。卫子夫入宫差不多两年才怀孕,那时候她多大呢?卫君孺比她大,之前难道没结过婚吗?再看小妹卫少儿,都和人私通生下霍去病了,这么一对比年龄,咱们就知道,在有早婚传统的西汉初年,大姐卫君孺大概率早就嫁人了。

而她能成为九卿之一太仆的正妻,这背后肯定有故事。要知道,公孙贺出身可不低,祖上公孙昆邪虽然是投降的匈奴人,可毕竟封了列侯。当然,也正因为他是匈奴人,婚恋观念或许和中原汉人不同,对于宗法嫡庶并不介意,反而更关注血统,他娶卫君孺,或许是新贵对老牌功臣列侯血统的一种追求,毕竟嫡女娶不上,娶个有血统的庶女,好像也不错?

当然,这只是我的大胆猜测。

再说说小妹卫少儿,她和霍仲孺私通生下霍去病,之后霍仲孺又跑回家另娶生子,和卫少儿断了联系。后来卫少儿又嫁给詹事陈掌。这个陈掌也不是一般人,他是汉朝开国功臣陈平的曾孙。虽说陈平后人已经失去了列侯爵位,但汉武帝看在亲戚的面子上,也乐于给与陈掌富贵,可惜没能恢复他祖先的侯位。

把这些信息串起来,就会发现卫氏姐妹的社交圈那叫一个高端。她们出身低微,却能和勋贵后人、新贵们搭上关系,除了美貌,最大的可能就是她们的血统。毕竟在那个时代,血统可是进入上层社交圈的重要敲门砖。就好比现在,普通人想和豪门贵族攀上关系,那难度可想而知。

说完姐妹,还是回到卫子夫。

要知道,卫子夫的怀孕,那可是卫氏家族命运转折的关键事件,背后藏着一场权力博弈。

在卫子夫之前,汉武帝的妻子是陈皇后,也就是 “金屋藏娇” 的女主角。陈皇后在汉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做了太子妃,汉武帝登基后,她顺理成章成为皇后。可尴尬的是,她一直没生孩子,从结婚到被废,整整11年都无子。

11 年啊!在古代,皇后无子可是大事,毕竟如果汉武帝有个意外,这江山就换人了。按理说,汉武帝能容忍陈皇后11年,要么是有感情,要么是有政治考量。现实是,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没了最大靠山,如果汉武帝对陈阿娇没有深厚的感情,这时候完全可以废后,可这之后,又过了五年,陈阿娇才因为不作不死,搞巫蛊被废,之后幽居于长门宫,却仍旧享受皇后的供奉,说明,汉武帝对陈皇后是有情感基础在的。

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无子的问题,也必须解决。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就到处搜罗良家女子放在家里,盼着给弟弟送几个能生娃的,卫子夫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平阳公主府被汉武帝宠幸一次后入宫,可之后一年都没再被宠幸,后来差点被赶出宫。就在这时,卫子夫见到汉武帝,哭诉自己想走,汉武帝怜惜她,又宠幸了她,这才怀了孕。

不过,这怀孕背后的故事还挺惊悚。当时陈皇后的母亲馆陶公主竟然比汉武帝先听说了卫子夫怀孕,居然没去找卫子夫麻烦,而是派人抓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卫青当时只是“给事建章宫”,也就是服役人员,本人没什么名气,却被抓了。

这事儿就很奇怪了,正常宫斗不应该针对孕妇吗?怎么跑去抓人家弟弟?

所以,我大胆推测,这很可能是卫青、卫子夫和姐夫太仆公孙贺,一起设的一个局。

毕竟在汉朝后宫,一个宫女就算怀孕,也可能悄无声息地消失。公孙贺虽然是九卿之一,但也没办法直接干涉后宫事务。所以他们想出这么个险招,通过绑架案,把卫子夫怀孕的事闹大,传到汉武帝耳朵里。

毕竟当时汉武帝玩心重,对后宫佳丽兴趣不大,甚至还和男宠韩嫣同卧起,可如果说,皇后的母亲在宫中抓人、杀人,整个事件的性质就不是宫斗,而是侮辱皇权威严了,变成了严重的政治案件,汉武帝不可能不重视。

事后看,这一招果然奏效,汉武帝在知道后,不仅没怪罪几个人,还封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卫家上下更是赏赐不断。

而另一边的陈皇后呢?为了求子,前后花了9000万钱(当时1万钱兑1斤黄金,1斤为250克,也就是2.25吨的黄金),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她居然搞起巫蛊之术,这下彻底触怒汉武帝,才被废后。

值得注意的是,陈阿娇被废后,卫子夫也没有马上封后,中间隔了两年。

这两年里,汉武帝可不是只宠爱卫子夫。其实在卫子夫封后前,王夫人就已经很得宠了,史书上甚至说她和卫子夫并宠。

《史记・外戚世家》里写得清楚,王夫人是赵国人,生了儿子刘闳。卫子夫封后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渐渐色衰爱弛,王夫人的宠爱更盛。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得千金,还特意分了500金给王夫人家人,可见王夫人当时有多受宠。

实际上,卫子夫能封后,最直接的原因是元朔元年皇长子刘据的降生。

汉武帝高兴坏了,专门立高媒之祠。高媒之神是生育之神,也有说法,就是勾芒之神,但勾芒一般被认为是丰收之神。不过汉武帝晚得太子,兴奋得不行,一眼可见。可即便如此,从刘据出生到卫子夫封后,中间还是隔了一个多月。而且立卫子夫为后,还多亏了主父偃的劝说,当然,具体说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这就说明,汉武帝和卫子夫之间的感情,可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浪漫,所谓的千古爱情,恐怕要大打折扣。

再看刘据被封为太子,那更是等了7年,一直到元狩元年才被封。这期间汉武帝又生了好几个儿子,从《三王世家》能看出来,他一开始可没打算早早立长子为太子。汉武帝自己就是以中子身份被立为太子的,所以他对太子位的态度很谨慎。

不仅如此,卫子夫和汉武帝的关系,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淡。

在巫蛊之祸前,就已经能看出端倪。汉武帝巡游时,皇后和太子主掌后宫,但汉武帝对皇后管理后宫的事根本不感兴趣。太子刘据因为其他皇子的出生,感觉自己的宠爱渐渐减少,心里不安。

汉武帝还特意让卫青去安抚他们,说没这回事。皇后听说后,脱簪请罪,太子却没什么反应。从这些细节能看出来,汉武帝和皇后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很疏远,和太子的关系也只是勉强维持。

卫氏家族能满门贵盛,看似是因为卫子夫得宠,汉武帝重用卫青等人。但实际上,因果关系得倒过来,是卫青的军事才能和战功,支撑起了卫氏家族的富贵,也稳固了卫子夫的地位,卫青才是卫氏家族真正的顶梁柱。

卫青死后,巫蛊之祸很快就爆发了,卫氏家族的命运急转直下。从卫子夫的入宫受宠,到卫氏姐妹的复杂感情,再到卫氏家族的兴衰,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