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福利院:情牵“一老一小” 开启幸福生活
更新时间:2025-03-25 09:38 浏览量:10
市福利院组织老人们聚餐
老人们在玻璃房内做手指操
□本报记者 彭艳霞
仲春时节,雅安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市福利院)的院子里,玉兰花开得正艳,老人们三三两两前去散步、闲坐,感受春日万物复苏的美好。今年89岁的马金秀(应被访者要求,文中均使用化名)老人在市福利院生活一年多了。说起这里的环境和服务,她不住地称赞:“服务特别周到,护理员亲和力很强。这里都是老年人,不觉得孤单,大家没事就出来散步、摆龙门阵。”
位于市区先锋路59号的市福利院,主要为“三无”人员、社会老人提供食宿疗养、生活护理、医疗保健、康复娱乐、心理咨询、病残护理。2007年,增挂雅安市儿童福利院牌匾后,市福利院承担起六县二区孤残儿童、弃婴、弃童的集中供养工作。
多年来,市福利院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院里儿童享受到优质的照护、医疗康复保障和教育资源,茁壮成长。市福利院各项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荣获市级精神文明、爱国卫生、双拥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暖心服务 老人老有所养
3月18日11时许,市福利院A栋底层玻璃房里,老人们坐在一起吃饭。软糯的胡萝卜炖肉以及土豆、蔬菜汤等菜肴摆放在餐桌上,阵阵香味飘散。89岁的马金秀和98岁的张家群细嚼慢咽,已经吃完饭的老人陆续来到大厅看电视,不时交谈、评论。
在这个类似四合院的楼栋内,玻璃房和大厅是开放区域,老人们走出各自的房间就可以交流,生活气息浓厚。
不一会儿,88岁的郑尹芬老人准备午休。由于老人此前做过手术,行动有些不便,护理人员会到房间查看老人入睡情况,等她躺下后帮她关灯。“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服务非常好,护理员对我们和蔼可亲。为避免我们出意外,每天要查房很多次,只要发现房间里没人,她们就一定要把你找到为止,非常有安全感。”
记者从老人们口中窥见,市福利院的服务是细心、贴心、暖心的。
“让老人们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样生活才有希望。为此,我们结合节庆,组织老人开展文艺汇演,或邀请公益团队来演出,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多姿多彩。”市福利院护理部主任孙宜芹说,每年五一节、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中秋节、春节,院里都会组织开展诗朗诵、乐器、舞蹈、川剧变脸等表演,让老人们发挥各自特长上台展示。文艺演出结束后,院里还会组织老人在大圆桌上聚餐。节日喜庆温馨的氛围浸润着老人的心田。
每个月,院里还会组织老人们开展集体生日会。同月过生日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大蛋糕色泽诱人,戴上生日帽的老人精神十足,欢快的生日歌回荡在楼栋间。切蛋糕,送到老人手上,大家互道一声生日快乐,欢歌笑语间,一头银发的老人更显精神矍铄。
细心照护 儿童茁壮成长
走进市福利院儿童生活区域,教室、阅览室、活动室、多感官训练室一应俱全。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就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照护人员会给他们讲解,孩子们还可以使用教室里的电脑查资料。
身体残疾的孩子们全天在福利院内,照护人员从早到晚轮流照护,教他们洗脸、刷牙、自己拿勺子学习吃饭。“身体残疾和脑瘫的孩子学习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需要几年时间,反复教、反复练,现在还有两个孩子吃饭需要人喂,其余的都逐渐学会了。”市福利院儿童部主任邓俐聪告诉记者,市福利院还配备了专业康复师,每日为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尽可能恢复其功能,改善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考虑到残疾儿童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到学校学习,市福利院会联系特殊学校的老师,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组织孩子们学习。工作人员还会组织孩子们开展手工、绘画、书法等兴趣课程。房间走廊上的一个展板,张贴着孩子们的作品。公鸡、猫头鹰、西瓜等在孩子们手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模样。
工作人员也会带孩子们出门玩耍、放松。3月16日,市福利院与爱心商家共同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观影活动,带领院内的孤儿走进电影院观看热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孩子们被影片中奇幻的画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深吸引。他们时而紧张地屏住呼吸,时而被有趣的情节逗得捧腹大笑,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对孤残儿童来说,市福利院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港湾,更是为他们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
提质增效 完善服务体系
好的服务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从基础生活保障到个性化康复教育,从温馨的心理关怀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市福利院始终将老人的生活品质放在首位,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扩大文娱活动的范围并增加频次,新增书法、绘画、摄影等兴趣小组,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美好时光。
健康是老人幸福生活的基石。市福利院建立了完善的定期医疗检查制度,与周边专业医疗机构合作,邀请医生每月为老人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2024年累计为老人进行医疗检查12次,做到一人一档,跟踪管理。
此外,市福利院还邀请专家到院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养生保健知识,提高老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在专业护理方面,院方配备了一支经验丰富、富有爱心的护理团队,共有专业护理人员2名、康复师 1名,他们24小时轮流值班,为老人提供贴心的生活照料和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
今年2月11日,周婆婆的儿子段先生为市福利院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工作人员对母亲的悉心照料。“我妈有基础病,岁数大了医生不建议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她经常会腹痛,缓解一下又好了,偶尔发作无法自行缓解的时候,我们会送她到医院住几天。”谈起母亲在市福利院养老的这一年多时间,段先生满是肯定,“护理员很细心,脾气也好,每次我母亲发病后都会给我打电话联系,或者协助送医,我感觉很多子女对待家里老人都不如她们。”
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也是市福利院关注的重点。院方安排了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为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孤独等。生活中,工作人员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们,定期为他们购买新衣服、学习用品,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开展生活技能培训、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等活动,让孩子们学会独立生活,成为有责任感、懂礼貌的好少年。
目前,从市福利院走出的健康儿童中已有数人成功就业,从事医生、老师、教练等工作。他们当中有的已经结婚生子,组建起自己的家庭。
“为‘一老一小’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的职责,看到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开心快乐幸福,我们也会感到幸福。”市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