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动画周主题论坛聚焦动画的中国风格
更新时间:2024-10-13 07:11 浏览量:44
2024北京动画周日程过半,12日至14日,备受关注的学术系列论坛在主会场举行。动画周期间共举行1场主旨论坛+5场主题分论坛,涵盖创作、文化、技术、创新、产业合作与投资等细分领域。围绕近年来中国动画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全国动画行业的创作者们齐聚一堂,共话行业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中国动画发展日新月异,逐渐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中华美学、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动画作品,不断以新思维、新技术、新传播推动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在动画创作论坛上,《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导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於水就透露,在接到“中国妖怪”的半命题式作文时,主创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游记》。“创作最初从三个不同的故事萌发,经过比较和聚焦,最终选择了名著故事中无名无姓的小妖怪入手。”
之所以做这种另辟蹊径的选择,在於水看来对应了中国观众的认知背景,“无名小妖怪没有束缚,又有天然的《西游记》大环境和背景,是观众非常熟悉的世界观,不需要浪费时间去进入情境,对于20分钟的短片来说效果显著。”但具体到当代故事的重塑和创作中,主创则需要考虑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关联,“尤其是与现实的关联,小妖怪会有哪些苦恼?他们有父母吗?我们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人物就能慢慢打磨圆。”
找到了人物和故事,还要找到独特的美学风格。作为强调回归中国动画传统的《中国奇谭》系列,於水表示,“我们重新确立了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比例,将原来偏现代的绘画方式改为更加贴近中国画的,让美术组对照《芥子园》去学习最经典的表现方式。同时加强空间和透视,用西方绘画的手段去增加光影和变化。”在这种中西结合的创新中,主创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故事的表现手法,呼应中国特色的叙事呈现。
先后开发了《小门神》《白蛇》系列动画片的追光动画,是近年来国产动画领域制作公司的行业翘楚。在介绍追光动画的发展历程中,《白蛇:浮生》制片人曾凡预回顾创作初心,认为团队始终秉持着“中国团队为中国观众讲述中国故事”的理念,自《小门神》后找到了中国经典传说和神话的改编赛道。
去年追光拍摄的《长安三万里》备受行业内外好评,在曾凡预看来,主创者要基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去发挥和再创造,“我们仰望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中广为尊崇的闪光人物和经典作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具有高度艺术表现力的动画电影的形式,向当下的年轻人和家庭观众讲述他们的故事,传承和展现中国文化在当代的文化自信和力量,相信可以对年轻人,对全年龄观众都产生更好的影响和价值。”
以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八星宿和牛郎织女的传说为依托的国产动画电影《落凡尘》,今年暑假上映后同样收获了不俗的口碑。该片总制片、咏声动漫电影事业部总经理黄龙介绍道,虽然《落凡尘》的票房并不算特别理想,但该片给创作者最大的安慰,就是“它走进了观众,获得观众的喜欢”。该片在牛郎织女故事的基底下,从中国人的情感内核作为出发点,同时将属于中国的星座文化“二十八星宿”巧妙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剧中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岩彩风格,将青龙白虎等具象化,同时加入了舞龙舞狮、川剧变脸等非遗文化,希望能够借助动画的载体更好地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