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为什么是动画?
更新时间:2025-02-24 20:15 浏览量:1
为什么是动画?
王茹懿
核心提要:大年初一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了全球动画影史纪录。斐然成绩背后,是中国动画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我们看见水墨丹青跃上银幕,民族美学力透纸背;
我们看见工业体系硬核实力,数字技术铸造神韵;
我们看见百企托举动画鳞甲,科技匠心交融生辉;
我们看见视觉传播跨越山海,促成中西对话互鉴。
大年初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上映。小哪吒脚踩“风火轮”,刷新中国影史观影人次纪录,登顶国内影史票房榜首,挺进全球影史前八,在全球动画榜单独占鳌头。
这场现象级表现背后,不禁让人发问:为何是动画成为跨越代际、漂洋过海的艺术形式?答案或许就藏在动画媒介的三重基因里——它既是民族美学的“数字容器”,也是文化基因的“超级导体”,更是技术革命的“翻译器”。
动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促成文化的对话,增进文明的互鉴。
艺术
“一张纸”上的美学传承
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为何选中了动画?水墨晕染的宣纸与银幕光影在此刻达成默契——中国动画的百年历程,始终伴随着对艺术形式的多元探索。
1922年,万氏兄弟在7平方米的亭子间里开启中国动画的破冰之旅。4年后,《大闹画室》宣告中国动画的诞生。1937年,《铁扇公主》横空出世,构建起“以形写神”的东方美学范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启民族风格的美学追索,成为贯穿黄金时代动画的创作主线。
而后,动画人不断突破边界。正因其非真人表演的特性,动画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如白纸般承载天马行空的想象,又如百宝箱般兼容并蓄。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中,齐白石笔意让法国《世界报》惊叹“中国人在银幕上复活了丹青”。此外,中国动画还尝试了剪纸、定格、皮影等多种演绎方式。
随着手绘动画步入“高光”,却面临市场化考验。而彼时的海外,三维动画逐渐成风,涌现众多经典作品。迪士尼《冰雪奇缘》以姐妹情谊打破传统王子公主叙事;皮克斯《飞屋环游记》探讨生命与遗憾;吉卜力工作室的《千与千寻》通过少女成长寓言传递社会隐喻;此时的中国动画仍在蓄力……直至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走进观众的视线。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在技术上不断升级,从三维动画到特效制作,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产业生态逐渐完善,形成了从创作到衍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世纪的国漫复兴,实则是文化基因与数字技术的双重觉醒。追光动画在《白蛇2:青蛇劫起》中让古典精魂在末世废土中涅槃。《长安三万里》以48首唐诗串起水墨长卷,《深海》的粒子水墨技术晕染出东方幻想。而当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里,2000台服务器组成的“云渲染矩阵”把《哪吒2》的4K镜头拆成无数个任务包,通过5G网络分发到全国,中国动画正在完成从作坊式创作到工业体系的质变。
技术
极致特效中的技术淬炼
为何在今天,我们能见证“爆款”动画作品在中国诞生?当数字画笔开始呼吸,中国动画的基因密码正在被重新编译。资金、技术密集的动画产业,其门槛之高已被全球行业数据与案例反复验证。以《哪吒2》为例,影片的极致特效和震撼画面,则集中体现出中国动画技术的升级。
影片中,“穿心咒”特效的诞生堪称技术与艺术的博弈:为表现哪吒肉体被撕裂的痛感,团队需将角色模型分解为600余枚碎片,每块碎片单独绑定控制器,由动画师逐帧调整运动轨迹。特效主管李聪颖透露,仅符咒启动时的“血雾流体”效果就耗费20天反复调试,通过模拟气泡透光性、细胞壁迸发等微观动态,最终在写实痛感与动画美感间找到平衡点。这种极致追求延伸至场景设计:“岩浆流体”镜头通过流体力学模拟与黏稠度参数调整,实现了“幕布垂落般”的视觉奇观,仅单帧渲染即需32小时。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被《哪吒2》创造性应用于“东海龙宫”场景的“粒子水墨”技术。该技术源自《深海》团队,通过将数亿粒子堆叠模拟水墨的晕染与留白,成功化解三维CG写实性与水墨写意性的天然矛盾。
技术突破背后,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文创产业的深度赋能与“硬件”淬炼。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视效技术提质增效,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电影特效技术发展”;2024年下半年,国家电影局指导开展电影行业新技术新工艺试验和推广应用资助项目,电影视效技术作为重点扶持的领域,在最终评审出的10个项目中占据6席。
《哪吒2》视觉特效制作公司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进阶
百企托举里的工业升级
价值的有机结合,打破传统线性流程,整合行业多家公司形成影视制作协同创新网络。”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好莱坞“巨头垄断”的弊端,又破解了日本动画“大师依赖”的窠臼。
在技术突破与工业体系的背后,支撑着中国动画长足发展的,更是无数个动画人的热血匠心。“《哪吒2》的爆火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也是行业人才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张娟告诉记者,“其验证了‘创新型人才’与‘工匠型人才’融合的重要性,也带动了三维动画、动态捕捉等领域的人才价值重估。”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他的老师作为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的创作者之一,曾为了一个画面画了18遍,第17遍时领导通过了,他本人却仍不满意,“老一辈动画人执着追求艺术的精神,要继承发扬。”而在今天,《哪吒2》的傲人成绩,向我们证明,即便制作动画的技术、工具、模式变了,造就一部精品动画所需要的“匠心”依旧不变:无数次的稿件修订、彻夜不眠的加班日、深夜灯火通明的剪辑室、长达几十小时的渲染……这些都是工作的日常。
一部精品,不仅是个别团队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动画产业链团结协作的产物。官方制作特辑披露,相较《哪吒1》,《哪吒2》的角色数量翻倍,场景数量多达150个,特效镜头数量超过第一部所有镜头的总和,平均一个镜头的渲染时间在200个小时以上,制作难度上升了四五倍,但制作时间却几乎相同,这必然依赖整个动画工业体系的不断成熟。
回想起《哪吒1》,当时团队规模1000余人,而《哪吒2》则扩大至4000多人。庞大的团队为作品的精良制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协作模式的革新,让中国动画工业体系进一步升级。以往国产动画多依赖“小作坊式”生产,而《哪吒2》首次采用“核心团队+分包网络”的模块化流程。138家中国公司的合力托举,组成中国动画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会战。
“行业繁荣需要每个参与者共同成长。”成都云海天聚创始人韩云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作为参与《哪吒2》制作的成都企业代表,其团队派出30人参与特效制作,并透露公司已通过国际合作积累技术经验:“现在我们也正与美国头部企业深度联动,既服务影视也深耕游戏,成都的文创土壤和人才储备,让这种跨界成为可能。”在他看来,政府的就业补贴、产业扶持政策,正推动成都从“外包重镇”向“原创基地”转型:“未来不再单拼人力规模,而是靠精品化内容和独立IP突围。”
对此,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表示:“《哪吒2》推动国漫进入工业级制作水准,饺子导演带领的动画团队采用了非传统的合作模式,整合了行业内多家公司的力量,这种协作模式的革新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实现了产品逻辑与作品。
破圈
视觉冲击下的文化传播
当视觉奇观成为世界语言,动画便是最生动的翻译官。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处理图像信息的速度比文字快6万倍,人们生来就被视觉冲击所吸引,这也解释了TikTok等短视频平台引发的全球文化传播革命。而动画电影通过极致化的视听体验,进一步放大这种优势:《哪吒2》在春节档的合家欢场景中,既以“东方赛博”美学吸引Z世代,又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引发跨代际共鸣。这种策略精准击中年节期间的家庭观影需求。选择动画这一极具视觉冲击的媒介,对传统文化基因进行现代化转译,不仅成就了单一作品的爆发,更让真正的破圈能量开始释放。
在全球动画影史中,上一代现象级的作品《头脑特工队2》《冰雪奇缘》的影响力仍在全球回响:迪士尼公主觉醒叙事回应女性身份重构,皮克斯的情绪宇宙则解构现代心理困境。当下,动画电影正通过文化棱镜,折射全球化时代的共同命题。
正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所说:“特效技术、特效镜头以及电影工业化本身并不能决定电影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饶曙光看来,特效技术是工业化时代电影的“数字画笔”,中国电影必须借助于电影工业化和技术赋能讲好“中国故事”,最终引发观众的共情,传递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于是,在技术追赶的进程中,哪吒踩着风火轮穿越赛博朋克都市,姜子牙在机械巨塔中布下奇门遁甲,中国动画人也逐渐摸索出“传统IP+现代技术”的破局路径。
以《哪吒2》为例,人文价值上,影片将东方哲学转化为“反抗命运”的成长叙事——这种改编策略,不是复刻神话,而是让神话与Z世代进行对话;美学价值上,独特的“东方赛博”让传统文化符号被数字技术解构重组,产生了超越文化折扣的视觉奇观。
2月18日,《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宝座,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性成绩。与此同时,国外影片评分软件IMDb为影片打出8.4分的高分、烂番茄影迷爆米花指数达99%、多家海外媒体给出积极评价,奥斯卡动画片奖项评委艾伦·埃拉索夫喊话饺子导演表示“希望《哪吒2》可以角逐奥斯卡奖”……这种文化“感染力”,是中国创意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文化遗产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动画这一媒介强大传播效果最好的证明。
伴随数字画笔的挥动与电影工业的演进,承自水墨丹青的东方美学将助力更多中国动画搬上银屏、走向观众、奔赴世界。
特别提示:“方志四川”已获得成都日报转载授权,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