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沧元图》年番,极限条件下的典型样本

更新时间:2025-02-24 18:52  浏览量:1

当下的动画行业,年番作品+男频网文改编似乎成了各平台共通的「版本答案」,即使不生产年番的公司,也会被迫「卷」了进来。这当中,《沧元图》「卷」了出来,成为一个观察国产动画番剧的典型样本。

作者 | 赛娜(北京)

2024年的动画番剧再度刷新纪录,成为国产网络动画兴起以来,在播/开播作品分钟数最多的一年,这其中,在播年番数量更是突破了15部。

年番,即每周按时更新,全年不断更的动画番剧。自2018年起,年番陆续成为当下各大平台用探索出来的国产动画番剧「版本答案」:以男频网文界「中原五白」的IP为主要改编内容,制作一系列特效体量庞大、世界观设定宏大、且剧情非常长的男频网文作品。

这些年番作品并用不断更的频率,培养起了一大批观众观看国产网络动画的习惯,也吸引来不少需要长期曝光的品牌,同时也为过去做原创动画朝不保夕的动画公司提供了长期稳定订单,支撑起生产力的探索,可以说是当下较为成熟的国产网络动画变现模式。

年番的背后是整个动画番剧市场产能的持续提升。根据靠谱二次元行研组统计,虽然2024年的动画番剧在部数上与2023年整体持平,更新频率却增加了很多,为年番服务高速运转成为很多动画公司和从业者的日常状态。

另一方面,围绕男频网文改编,画风雷同、故事流水等问题也在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出现,国漫用户对差异化和精品化的需求越来越明确。

这样的环境下还要再做男频网文改编的动画,可以说开局就是极限条件,我们对《沧元图》和其背后的制作团队神漫文化的关注也来源于此。

第一季播出期间,《沧元图》在优酷站内斩获国漫热度TOP1,以8504的高热度收官,豆瓣评分一路从开分的8分增长至8.7,第二季一播出,成为优酷首部热度破9000的动画。与此同时,优酷动画整体打造的「新国风」标签下,《沧元图》在故事和美术风格上都对国产番剧做出了新的探索。

《沧元图》之外,神漫文化还是《神印王座》《斩神》等口碑、流量兼备的头部动画番剧的制作方,是当下国漫最核心的产能公司之一。

从内容、制作公司到幕后创作者,《沧元图》都是观察当下国漫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

1.如何改出不一样

在一众男频仙侠网文改编作品中,《沧元图》是怎么「卷」出来的?在聊起如何接下这个项目时,导演张毅立先谈起这首先是一个命题作文:一部知名的男频网文,要在改编时有「新国风」的塑造。

《沧元图》改编自知名作家我吃西红柿的同名作品,讲述了在妖邪猖獗、人族被欺压的沧元界,主角孟川在母亲被妖所害之后,立誓斩尽天下妖,一路修炼至神尊的故事——单从简介来看,还不太能看出它与其他男频网文的不同之处。

《沧元图》主角孟川

但对主创们来说,必须要做出差异化。否则,观众们为什么要放着市面上那么多作品不看,选择你呢?

为此,主创们走出了冒险的一步。在《沧元图》第一季刚播出时,不少原著粉丝是有些懵的:改动幅度可以这么大的吗?主角性格发生了一定变化,开挂来的比原著里更早了一些;人物单线叙事改为群像叙事,配角戏份多了很多。

单线叙事是男频网文的普遍情况。这些故事通常都以男主从被看不起到一路升至巅峰为主线,剧情重点难免都会向主角倾斜,一切都可以是主角升级打怪的燃料,正派与反派都塑造得非常刻板。爽则爽矣,却没有什么回味的空间。

而改成群像叙事后,小说中原本只服务于男主「打怪升级」的「垫脚石」,都成了有血有肉的配角。比如与主角孟川原本的订婚对象云青萍是青梅竹马的白贯,明知不敌孟川仍要拼死一搏,只为了救出自己一直暗恋的云青萍,不让她嫁给可怕的白三爷。

打斗中,他一次次挣扎着起身,在死之前最后一句话仍然是「救青萍」,一个痴情人的形象就这样立住了,而观众也能进一步感受到了第一季前期大BOSS白三爷的可怕。

这样的群像塑造,延续到了第二部中,继续吸引着观众。在B站搜索从12月份以来的《沧元图》剪辑,多数为群像剪辑,尤其聚焦于天才榜前十名,如《这十个每个拎出来都是主角吧》《沧元图天才榜颜值是真能打啊》等等。评论区有人感慨,「霍,第一次看到主角不在c位的」。有人回复他,「这种群像才好看」。

这样的改编,有血有肉的配角也备受关注,能让这个IP更有生命力,无论是从衍生品开发,还是未来衍生内容上考虑。也给到了内容更多的延展空间。

梳理好故事的改编逻辑后,紧接着就是思考另一个命题:如何做出「新国风」。市面上不少同题材动画中,主角过招时常常时铺天盖地的特效效果席卷,空有眼球刺激而没有实际信息,动画观众们将其斥为「光污染」。国创区UP主痛斥:他们的这些特效是堆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同时,「新国风」也是优酷对国漫提出的新要求,这既是平台内容差异化的定位,也是一种用动漫来承载与推广东方文明价值观的宏大愿景。

从成果来看,《沧元图》结合了故事中孟川想当画家的设定,在他的招式里融入了水墨画元素,广受好评。最初第一季看片时,当制片人徐慧宇看到孟川喊出「悲扇画秋风」,他就觉得《沧元图》稳了。这是孟川的招式名场面,一道金色弧光落地时一副水墨画卷也成型。

果然,第5集的拉新能力非常强,对后续集数都产生了拉动效果。而到了第二季,《沧元图》的水墨丹青特效也得到了新华社的点赞认证。从场景概念的中国风配色、到招式里的国风创新特效,搭配上字节篇章的水墨字,各处的水墨丹青细节构成了作品的「新国风表达」。

2.年轻观众长什么样

1月17日凌晨两点多,还有不到八小时,在优酷独播的《沧云图》第二季第8集就要和观众见面了。而神漫文化的导演张毅立刚盯完这一集的片子,正式下班。

这就是当下国漫番剧可怕的工作节奏。张毅立形容这种感觉为「裸奔」,「这一集如果镜头没有做出来可能就是没了,可能是黑屏,我们做一集播一集。没有那种提前一周做好封版放这的情况的,我们上线的前一天都在改画面,台词和声音,一直这样过来的。」

过去做一个集均5分钟、10分钟的番剧,所耗费的时间都在两三年以上。现在则要求动画公司的一年时间里,就要做出400分钟以上,一集固定的动画作品。

而做出要把单线叙事做成群像的决定后,后续对剧情大刀阔斧地改造只会越来越多。第二季的改编基本上只保留了剧情的大方向,可在第一季播到22、23集的时候,第二季第一集的剧本还没有出来,一直到2024年年初才出了第一集剧本,制作组也同步区画稿件、做模型和做资产了。「通过几版的推翻重来和打磨,才能勉强保住2024年12月底如期上线。」

这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制作环境:极致的周期里但要有极致差异化的内容。市场需要他们快节奏,而观众则要求内容上刺激爽点,同时还要爽出不同。

他们发现,当下的观众已经很难接受延迟的满足,情绪必须要有即时的反馈。比如在第一季第三集中,孟仙姑第一次出场,给云家少主扇了一巴掌,原本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团队内部几番讨论,认为观众并不会对此满足,必须让孟川也扇出这一巴掌,大家才会有满足感。

3.让自己成为人肉AI

如何追上年轻用户快速变化的审美趣味变化,张毅立为自己的创作团队找到了一个定位:人肉AI。把创作团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画面的审美,对故事的取向,还有现在这个时代观众更倾向于喜欢什么,把这些都通过自己的吸收、消化、思考、碰撞转化在作品里。

「我们自己就是人肉的AI,我们就把所有的东西转化成市面上观众所看到神漫的每一部作品。」张毅立说。

他们观察到,当下用户消费故事的方式正在改变,在手机上观看视频,或者通过玩游戏、短视频平台听解说的体验方式去观影,过去的电影理论还在,但已经渗透到更加细分的传播渠道。观众在哪里,创作者也会去到哪里。他们也会学习如何用游戏、短视频的叙事来做一集15分钟的动画片。

所以,张毅立和他的团队对于短视频的冲击,并没有抗拒,而是自己会去体验,会去研究。他们不会把短视频放进作品鄙视链中,而是敬畏流行。「我也很羡慕抖音上的人可以用3分钟可以讲好一部电影,短剧可以用5分钟讲好一故事,我15分钟真的是没有办法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也在不断尝试、不断压榨极限的操作,我们在向他们学习!」

想要与大众产生链接,就需要对流行保持密切关注,从中破解部分沟通的密码。当张毅立发现一个流行的事物,自己没法理解的时候,他就会内部组织会议疯狂抓取大家的意见。「这些年轻人就会来跟我们这些老头子解释,让我们接受原来大家现在喜欢这样子的。创作者要学会接受世界的变化,而不是固执己见,这很重要!」

当然,作为AI,仅仅满足了观众提出的问题还不够,还要给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才会成为观众一致持续选择你的动力。

比如,张毅立与团队里的许多人都是受二维动画滋养长大的,即使现在在做三维动画,他们也依然会想办法把二维动画的创作与三维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二维动画的许多表现形式是「不现实」的,却依然能带来极强的情感张力,让观众置身于其中。而三维动画虽然更加立体,但也要学习这种强烈的张力。

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要去了解二维动画基本的特点,保证每一帧,甚至每一个动作节奏的编排都能尽可能还原二维的那种感受。

同时,张毅立在成长过程中也受到了港影很大的滋养。成龙的动作片中,动作相当连贯,且与环境、道具有很强的交互,能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动作还与音效配合很好,即使光听音效,都能有极强的画面感。「我认为动作是超越语言的,我们不用懂英语也能看懂卓别林,外国观众可以不用懂中文也能看得懂成龙的电影。我接受了这套理念,也希望能放在《沧元图》里!」

萧瑾瑜招式欣赏

有了这些完整的想法,在平时的创作中,张毅立也会与平台密切地输出他们的理解,反复与平台进行沟通。他们的沟通方式,是多问为什么,希望从平台的解释里找到一些更本质的东西。「如何满足平台方的要求,以及能够让创作者有自己的表达,它都是双方互相去交流,频繁交流沟通的过程所产生的东西。」

两季《沧元图》,就这样在持续思考、输出,与频繁交互中诞生。而当主创用AI来自我比喻着,想必他们也会明白,迭代的内容或许会有一时的版本答案,但创作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不停迭代、与时俱进,不断给出满足需求乃至超越需求的内容,才能不被观众们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