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人都觉得走亲戚是“无效社交”,这话我很认同
更新时间:2025-02-06 14:19 浏览量:11
我常常觉得,走亲戚这件事对我来说就像一场磨难。打小就不喜欢,在我成长的记忆里,这事儿就没给我带来过多少愉悦。
小时候,走亲戚就像是被一条无形的线牵着的木偶,毫无自主感。自家条件不富裕,在亲戚面前多少有点自卑,觉得自己像个不被重视的小角色。再加上总觉得没那么招人待见,心里就更加不自在。那时的走亲戚,在我眼里不过是大人社交的一部分,我们这些小孩就像是被操纵的工具人,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完成这场“社交仪式”。
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感觉不仅没淡去,反而愈发强烈。走亲戚时,那种虚情假意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墙,把人和人之间隔开了。客套话是免不了的,可我心里清楚,那些话很多时候就像一阵风,吹过就散了,根本没什么真心在里面。平日里我觉得去别人家里是很不礼貌的事,肯定会打乱别人正常的生活节奏,就像我不喜欢别人不打招呼就来我家串门一样。
从社会层面来看,现在好多人都觉得走亲戚是“无效社交”,这话我很认同。现在大家生活压力都大,时间宝贵得很,可走亲戚却要花不少时间在路上,回家还得应付各种关系。情感方面也是,真心和亲戚交流的时候少了,更多的是互相打量、客气。这面具戴久了,连自己都有点忘了真实的自己。
有人说这是个社会变迁的事儿,以前大家都是聚居生活,亲戚关系紧密,互相帮忙是常态。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住在自己独立的小窝里,生活方式差距大,生活节奏也不一样。可我觉得,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我们现代人内心的一些变化。
一方面,大家都更注重自我空间的保护。以前生活圈子小,社交范围窄,亲戚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社交。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各种各样新的社交方式,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社交关系是基于我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更内在的东西。
另一方面,现代人追求的是更纯粹、更真实的人际关系。我们不喜欢那些表面的、带有功利性社交。走亲戚很多时候被物质、利益、面子的东西掺杂进来,变得复杂又让人厌烦。
然而,我觉得走亲戚这件事也有它的意义。它是家族文化传承的一种纽带。虽然现在的走亲戚可能少了那份淳朴,但从家族发展的角度看,这是我们维系家族联系的一种方式。长辈们的那些故事、家族的规矩、文化的传承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走亲戚这样的聚会来传递的。
再者,它也是人性温暖的一种体现。尽管我们讨厌虚情假意,但真正纯粹的亲情和友情往往就在这些走亲戚的过程中偶尔闪现。一个温暖的问候、一份随手的礼物,都可能成为这种温暖的传递。
走亲戚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变化和大家内心的需求。我们虽然觉得它有很多烦恼,但也有它的价值。或许我们可以在现代生活和传统亲情的碰撞中,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和亲戚相处,让这份亲情的温度能在新的时代依然温暖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