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Mol Psychiatry丨揭示自闭症早期发育中大脑结构偏侧化异常模式

更新时间:2025-01-31 16:02  浏览量:10

BioArtMED

2025年01月29日 14:30四川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儿童期早发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不明、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为有效诊断和治疗带来挑战,也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ASD与其他神经发育障碍,尤其是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intellectual disability, DD/ID) 具有相似临床症状、复杂共病模式和高共病率。考虑到ASD 和DD/ID多尺度水平异常的病理表现,从基因-脑-行为多尺度级联的角度探索ASD儿童早期与DD/ID的共病机制将有助于为理解ASD临床和病理异质性提供新证据,也有望为有效诊断和干预提供新视角。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曹淼青年研究员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斐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了题为 Rightward brain structural asymmetry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的研究论文,以大脑结构偏侧化为中间变量,利用规范化建模方法,探究了ASD儿童(1-7岁)与DD/ID共病的多尺度级联异常

大脑偏侧化是物种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组织原则,与各维度认知功能相关。大脑结构和功能偏侧化在胎儿阶段已经形成,表明偏侧化可能受基因调节影响,是理想的多尺度级联分析中介表型。研究团队基于上海自闭症早期发育队列(Shanghai Autism Early Development Cohort, SAED Cohort),纳入年龄小于8岁儿童1030名,其中ASD共患病DD/ID儿童563名,ASD不共病DD/ID儿童212名,DD/ID儿童36名,健康对照儿童219名。所有儿童由儿科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并完成神经影像扫描和多项神经心理测验。

研究发现ASD特异的早期偏侧化异常表现为顶叶下部和中央前回的向右偏侧化,以及颞极的偏侧化异质性升高。ASD共病DD/ID儿童的偏侧化异常涉及脑区更加广泛,且与孤独症症状和言语智商有关。ASD不共病DD/ID儿童的偏侧化异常脑区异质性更高,且仅与孤独症症状相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三组儿童的大脑偏侧化异常模式与大脑转录组表达模式均存在显著关联,且智力相关基因对ASD不共病DD/ID儿童和DD/ID儿童的大脑转录组-结构偏侧化关联存在反向作用。基因富集分析揭示了ASD共病DD/ID儿童,ASD不共病DD/ID儿童和DD/ID共性和独特的基因表达基础。

综上,本研究证实了大脑偏侧化作为多尺度级联分析中间表型的效力,增进了对孤独症早期异常发育的神经生物机制的理解。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耿书捷博士后为本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曹淼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斐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