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十二)《金色花》
更新时间:2025-02-02 09:28 浏览量:1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代表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B. 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C. 泰戈尔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金色花》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D. 《金色花》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直白质朴,通俗易懂。
答案:B
解析:A 选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不是英国;C 选项,泰戈尔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并非豪放飘逸;D 选项,《金色花》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含蓄,并非直白质朴。B 选项表述正确。
2.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匿笑” 意思是偷偷地笑,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的调皮可爱。
B. “祷告” 指向神祈求保佑,诗中母亲做祷告,体现出她的虔诚。
C. “罗摩衍那” 是印度的一部神话传说,诗中提到它是为了增添神秘色彩。
D. “沐浴” 在诗中是洗澡的意思,表明母亲刚洗完澡,孩子才变成金色花。
答案:D
解析:诗中 “沐浴” 的含义并非单纯指洗澡,这里只是营造一种生活场景,且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是否刚洗完澡并无直接关联,D 选项理解有误。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这一句运用想象,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
B. “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体现出孩子想默默为母亲付出,不求回报。
C.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写出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渴望听母亲讲故事。
D.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表现出孩子故意捉弄母亲,让母亲着急。
答案:D
解析:孩子匿笑不回应母亲,并非故意捉弄让母亲着急,而是以这种天真调皮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想和母亲捉迷藏,D 选项理解错误。
4.下列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整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金色花象征着孩子对母亲的爱,含蓄地表达了主题。
B. 诗中通过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采用了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和对母亲的依恋。
C. 诗歌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使文章更具生活气息,拉近了读者与诗歌的距离。
D.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答案:C
解析:诗歌主要是通过孩子的内心独白和想象来展开,并非以对话形式,C 选项分析不正确。
5.下列对《金色花》与《荷叶・母亲》的比较,错误的一项是
A. 两首诗都以母爱为主题,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B. 《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用活泼的语言展现孩子对母亲的爱;《荷叶・母亲》则通过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借景抒情,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C. 《金色花》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金色花;《荷叶・母亲》运用了拟人,把荷叶当作母亲。
D. 两首诗的作者国籍不同,《金色花》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荷叶・母亲》作者是中国的冰心。
答案:C
解析:《金色花》中把自己比作金色花是运用了想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比喻;《荷叶・母亲》把荷叶当作母亲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并非拟人,C 选项错误。
6.下列对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这句话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悄悄地” 一词,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不想打扰母亲工作,默默关注母亲的心理。
B. “开放花瓣儿” 描绘出金色花美丽的姿态,也象征着孩子美好的心灵。
C. “看着你工作” 体现出孩子对母亲的关心,想了解母亲的一举一动。
D. 此句通过对孩子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直接抒发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答案:D
解析:此句是通过对孩子动作和心理的描写,间接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并非直接抒发,D 选项赏析有误。
二、填空题
1.《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他是______(国籍)的作家、诗人,他的诗集《》《》等闻名世界 。
答案:印度;《吉檀迦利》;《飞鸟集》
解析: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吉檀迦利》《飞鸟集》是其具有代表性的诗集,是文学常识内容。
2.诗中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分别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答案:母亲做祷告时,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拿灯去牛棚时,落到母亲肩上
解析: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概括,这三次嬉戏体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3.“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这句话体现了孩子______、______的特点 。
答案:天真;调皮
解析:从 “匿笑”“一声儿不响” 这些词语能看出孩子天真、调皮的性格特点。
4.泰戈尔在《金色花》中,以______的口吻,通过对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嬉戏的描写,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______之情 。
答案:儿童;热爱、依恋
解析:整首诗以儿童视角,展现孩子与母亲相处的场景,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依恋。
5.诗中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一句中,母亲称孩子为 “坏孩子”,这里的 “坏” 的含义是______ ,体现了母亲______的情感 。
答案:调皮、可爱;对孩子的嗔怪与疼爱
解析:结合语境,母亲说孩子 “坏” 并非真的指责,而是带着嗔怪的疼爱。
三、材料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问题:请从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答案:从描写角度看,运用了细节描写,“湿发披在两肩” 描绘出母亲沐浴后的形象,“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营造出美好的环境氛围。从情感表达角度,孩子变成金色花让母亲嗅到花香,却不告诉母亲,体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爱,这种爱是默默的、不求回报的,通过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孩子天真可爱又充满爱意的形象。
解析:先明确描写手法,再分析其对情感表达的作用,从细节中体会孩子对母亲的情感。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问题: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内容上,通过母亲的呼喊和孩子的匿笑,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寻找,也体现出孩子的调皮可爱,展现了母子之间亲密的关系和温馨的生活场景。结构上,为下文孩子落到母亲身边,求母亲讲故事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
解析:从内容(人物形象、情感体现、场景描绘)和结构(与下文关系)两方面分析作用。
四、简答题
1.请简要分析《金色花》中孩子的形象特点。
答案:《金色花》中的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充满童趣且对母亲充满爱。从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捉迷藏,“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能看出他的调皮可爱;孩子变成金色花后,在母亲做祷告时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拿灯去牛棚时落到母亲肩上,这些行为体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陪伴母亲、关心母亲,在嬉戏中展现出孩子天真无邪的天性。
解析:从文中孩子的言行举止入手,分析其形象特点。
2.假如你是文中的母亲,在发现孩子变成金色花与自己嬉戏后,你会对孩子说些什么?请写一段内心独白。
答案:我的孩子呀,原来你偷偷变成了金色花,在我身边陪着我呢。你这小家伙,可真是调皮又可爱。妈妈做祷告的时候,就闻到了那股淡淡的花香,心里还觉得奇怪呢,原来是你。读书的时候,书页上突然出现你的影子,我还以为是错觉。去牛棚的时候,你一下子又变回我的孩子,还求我讲故事。你对妈妈的这些小心思,妈妈都知道,妈妈真的好开心。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你永远都是妈妈最爱的宝贝,以后可别再偷偷躲起来让妈妈找啦 。
解析:以母亲的角度,结合孩子与自己嬉戏的情节,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包容。
如果你希望在题目中增加拓展延伸,比如对泰戈尔其他作品的关联考查,欢迎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