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后回诊室补病历时,这位东莞医生突然落泪……
更新时间:2025-01-28 00:15 浏览量:17
1月3日下午1点,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文燊还没来得及吃午饭,把12天大的男婴护送到病房后,便回诊室补病历。
“太可怜了,幸亏多问了一句。”想到这里,正在打字的他突然落泪。
他为什么落泪?这要从半小时前说起,当时吴文燊在儿科门诊看完了所有预约号,便下班吃午饭。
刚走出诊室,他看到一对年轻夫妻抱着婴儿坐在门口的椅子上。
“我以为他们就诊过、正在等检查结果,便上前询问了一句‘是找我看病的吗’,他们回答‘是’,一问他们并没有预约,甚至连婴儿的门诊号都没办。”吴文燊回忆。
尽管如此,职业的本能让他立刻重新穿上白大褂,认真地询问起婴儿的病情。
这时,夫妻俩神色慌张地给他看孩子用过的尿不湿——上面全是血!
吴文燊心中一紧,赶紧让他们打开包被查看,发现婴儿已奄奄一息!正穿着的尿不湿里面,也满是血迹!
情况万分危急!他马上联系急诊科,一边给予吸氧,一边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将婴儿送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抢救。
(急诊科正抢救男婴)
这是一名男婴,出生才12天。NICU医生们检查发现,他反应差、全身花斑纹,呈休克状态,随即给予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扩容纠正休克、持续生命征监护。
经过一轮紧急处理后,男婴反应好转,休克被纠正。随后的肠道超声检查提示,他有“肠旋转不良”。
这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因婴儿肠道在发育过程中未正常旋转固定,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肠梗阻,严重可危及生命。
经过补液扩容、输血浆、禁食、胃肠减压、吸氧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男婴肠道血运恢复,血便缓解,消化道造影显示通畅,没有并发“中肠扭转”,暂时没有手术指征。最终达到全肠道喂养出院,避免了一次手术。
出院时,医生叮嘱家属病情可能反复,要密切注意患儿有无呕吐胆汁样物、血便、腹胀等表现。如有,需立即就诊。
出院后不久,男婴开始反复呕吐胆汁样物、腹胀明显,再次来到市儿童医院就诊。
(男婴救治中)
复查消化道造影提示,男婴肠旋转不良+中肠扭转+肠梗阻,需马上手术。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曲志博主任主刀,实施了肠旋转不良矫正手术。术中,曲主任小心翼翼地将扭转的肠道复位和固定,成功解除了肠梗阻。
术后,男婴被转入NICU进行密切监护和精心护理,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恢复良好,顺利度过了术后危险期。
(男婴达到了出院标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男婴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喂养正常,达到出院标准。
1月24日,男婴正式出院,正值大年二十五,一家人正好可以过个团圆年。家属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说:“你们是孩子的救命恩人!感谢你们!”
(男婴爸妈接他出院,他们为医护人员的救治点赞)
据了解,男婴是他们的第一胎,出生后不久便出现吃奶少、血便,夫妻俩将他送到东莞市儿童医院就诊,由于对于孩子的危重状态不能准确判断,加上缺少就医经验,便没去急诊科,只是在诊室外面等待,刚好被下班的吴文燊主任看到,才有了急救的一幕。
“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哪怕是下了班,也绝不能放松警惕。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能挽救一个生命!”吴文燊主任说。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市儿童医院NICU主任何晓光表示,此次成功救治离不开医院在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多学科协作能力,接下来将继续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患儿保驾护航。
☆提醒:婴儿频繁呕吐、血便,要警惕肠道问题
男婴的主管医生杜邦介绍,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呕吐、腹痛、血便等,也可能表现为体重增长不良、慢性腹泻。以往收治的肠旋转不良患儿多表现为呕吐。
而上述男婴的表现则更为特殊:呕吐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进食少,随后出现大量血便,病情严重、进展快。家属作为非专业人士,对于男婴的危重状态不能准确判断,所幸吴文燊主任下班时及时发现,后续相关科室接力抢救及时,才有了圆满的结局。
所以,他提醒,对于频发呕吐的新生儿,尤其是呕吐胆汁样物,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李主编记得有句话这样说: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这不是道德绑架
因为东莞真有这样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