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谣到名著 巴彦淖尔少年在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中成长
更新时间:2025-01-25 20:46 浏览量:15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欢欢喜喜过大年。”1月25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居民其其格正在家里用国家通用语言教孩子背诵童谣。
“今年9月,儿子就要上小学,为了降低他的学习压力,我们经常在家里教他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现在已经能认识很多汉字了。”其其格欣慰地说。
乌拉特中旗结对帮扶教师上课中。(资料图)
在巴彦淖尔市,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深入,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成为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
寒假期间,乌拉特中旗试验学校学生苏宁,每天捧着少儿版《西游记》津津有味地阅读。“学校老师经常通过结对帮扶活动,让我们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让我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苏宁开心地说。
结对帮扶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资料图)
在推行国家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中,乌拉特中旗教育局广泛开展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和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搭建共同学习、交流、发展平台,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等方面进行规划安排,为各民族学生建立起互相学习、友好交往的“桥梁”。各学校以语文课、思政课为主,针对性地渗透民族理论政策基本常识,使民族团结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开花。
“通过旗直各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我们以后的课堂教学、备课、教案以及对我们的教学质量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乌拉特中旗试验学校教师白雅茹说。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扎实推进语言文字事业,深入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实践等工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校创建率达100%,教师普通话达标率97.2%,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不断提升,社会用语用字规范程度显著提高。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图古斯毕力格
新闻编辑: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