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这种家庭,极容易养出抑郁的小孩

更新时间:2025-01-20 06:01  浏览量:25

一次门诊中,一个15岁的小女孩告诉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不想上学了。但父母不同意,她不知怎么办。

我:“你能具体说一说,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觉得自己无能吗?”

她微微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沮丧:“每次考试前,我都焦虑得不行。别的同学都能按时去上课,可我早上就是起不来,特别害怕老师批评。总是犯困,我自己都不清楚考试是怎么稀里糊涂就过去了。”

我接着询问:“白天这么想睡觉,那你晚上的睡眠情况怎么样呢?”

她叹了口气说:“我晚上有时候看书,有时候刷题,大概两三点才睡。”

我试图让她换个角度思考,便问道:“如果换成是我,晚上学习到两三点,早上起不来,你会觉得我懒吗?”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那…… 那肯定不会。”

我轻声追问:“可为什么你却觉得自己懒呢?”

她沉默了片刻,眼中泛起一丝泪光:“我…… 我也不知道,我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我妈妈总是这么说我。”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镜映对象”。

比如,父母对孩子抱着肯定的态度,那孩子也会拥有自信心;父母对孩子抱着质疑的态度,那孩子做什么事都会显得犹豫不决。

在这个小女孩的案例中,母亲对她努力程度的过度苛责,不断地向她传递“你还不够好” 的信息,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觉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从而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小时候常常听到父母的责备,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爱;

又比如很多父母总是在争吵,然后孩子莫名其妙地被打骂;

而这些孩子成年后,往往会出现自卑、孤独、无助、暴躁、懦弱等不良性格,也会因为内在的恐惧和不安,容易将他人的互动和回应敌意化,高筑心墙,导致亲密关系的紧张与问题。

所以今天我总结了以下日常生活中的这四种家庭模式,也是容易养成抑郁的孩子的四种类型,所有父母必须要注意了。

1.被忽视的孩子

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自身情绪问题等原因,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成长关注严重不足。

门诊上有过这样的案例,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内心极度渴望被关注却又得不到,渐渐地开始自我封闭,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久而久之,抑郁的情绪在他心中悄然滋生。

2.被否定的孩子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行为、想法和成就进行否定和贬低。孩子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逐渐失去热情,甚至对自己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做什么都不行,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和抑郁情绪之中。

3.被抱怨的孩子

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家庭的困难等负面信息。

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充满负面情绪的环境中,内心充满了愧疚和不安,觉得自己是家庭不幸福的根源,慢慢地变得焦虑、抑郁,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4.被干涉过多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都进行过度干涉,不给孩子一点自主空间。在父母的过度干涉下,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内心充满了压抑和无奈,觉得自己的人生被父母操控,没有一点自由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从来没有被爱的人,他们也不会爱这世界!

每一个父母都想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人父母接纳孩子,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学会取悦自己,懂得鼓励和尊重孩子,父母无条件地爱,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阳光。

标签: 家庭 抑郁 心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