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五项措施缓解呼吸道疾病就诊压力

更新时间:2025-01-15 22:06  浏览量:15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等嘉宾出席。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开场介绍,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2025年第1周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上升趋缓,其中,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了3.8%,低于去年的同期水平,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间的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

为更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做好医疗资源统筹,扩大医疗服务供给,优化服务流程,并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药品储备和供应保障。目前,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相关重点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总体正常。

目前的医疗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高新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再次强调,监测显示,近期未超过去年流行季的水平全国发热门诊、急诊患者数量呈现一定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

近期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就诊人数与往年相比是什么情况?

张忠德在发布会上表示,他所在的广东省中医院今年冬春季门诊就诊人数与去年大致持平;呼吸道传染病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流感阳性检出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他指出,从该院的数据来看,发热门诊就诊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只达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没有明显的增长。

徐保平在发布会上表示,从今年北京儿童医院门诊的情况来看,今年冬季并没有出现病人超常增多的异常现象,近两个月,该院内科门诊就诊量和2023年同期相比是明显减少的,和2019年的水平是一致的。另外,流感病毒的病人诊断数是去年的约50%,主要以甲流为主,人偏肺病毒病人数占比很少,大约3%。

抓好这五方面工作

缓解医疗机构就诊压力

卫生健康系统在缓解医疗机构就诊压力上有哪些举措?

高新强表示,为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疾控局联合有关部门,从2024年10月份开始提早部署、每日监测、持续调度,在加强全国面上工作的同时做好重点省市的工作指导,动员各地资源和力量,持续对相关医院进行实地调研查看,确保诊疗服务平稳有序。

一是加强服务诊疗的监测。

组织开展流感等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监测调度工作,对全国和主要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情况进行日监测、日分析,指导各地做好医疗资源的统筹,合理调配医务人员、药品、设备、床位等资源。

二是扩大医疗服务供给。

部署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并根据就诊需求配足配强医务人员。加强发热门诊、急诊、儿科等重点科室的医疗力量,安排好夜间及节假日值班值守,为做好流感医疗救治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三是优化服务流程。

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号源量,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一定比例的号源。针对儿童等特殊就诊群体,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资源的调度,在挂号、检查检验、取药、输液等环节采取措施优化服务流程;鼓励推行「先检查后诊疗」,就是在专业医师在预检分诊的环节开具检查检验单,患者或者患儿家长持检查检验结果以后再进行就诊,节省等候的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四是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推动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服务,鼓励轻症且没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减少院内人员聚集;针对诊断明确的复诊患者,鼓励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预约检查检验,并预约复诊号源,减少等候时间。

五是注重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分流作用。

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级医院向基层派驻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增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诊疗水平,指导各地开展延时门诊或节假日门诊,满足上班、上学这些人群的就诊需求,方便居民错时就医。此外,还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院的转诊通道,保障患者诊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