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支招学生寒假心理调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56  浏览量:18

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15日电(李道国) 寒假于学生而言,既是舒缓身心、养精蓄锐的黄金时段,亦潜藏着因心理调适失当而滋生诸多问题的风险,亟待予以高度关注与妥善应对。15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主治医师彭美玲,为学生和家长们提供寒假心理健康提升的指导。

图为彭美玲。受访者 供图

彭美玲,博士研究生,担任四川省国际医疗交流促进会精神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医师协会基层医务者分会心理健康学组委员、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应急心理救援成员、“精卫鸟”志愿者服务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队队员等,擅长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人际关系冲突、厌学/拒学行为等问题的干预。

现将访谈实录摘录如下:

记者:寒假期间学生可能会面临哪些心理方面的挑战呢?

彭美玲:如果缺乏正确的心理调适,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孤独、倦怠,出现社会关系疏远、亲子关系冲突等情况。

记者: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呢?

彭美玲:首先是合理规划假期时间。学生要制定一个灵活的时间表,保证休息的同时,安排学习、锻炼和家人互动时间,并且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读完一本书、学会一项新技能等。

在身体活动方面要保持身体活动,像参加滑雪、滑冰、瑜伽、户外跑步等冬季运动,每天进行适度锻炼,这样能锻炼身体,释放内啡肽等有助于改善情绪和缓解焦虑的激素。兴趣爱好培养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比如学习绘画、弹奏乐器、唱歌、烘培、做手工等艺术活动,以及阅读与写作,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创造力,减轻焦虑和压力,阅读还能获得情感共鸣和提升认知水平。此外,学生要与朋友保持联系,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社交平台等分享趣事,也可以参加团队活动,增加社交互动和情感支持。

学生要把寒假视为充电、休息和享受的机会,保持积极心态。家长也要与孩子平等对话,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找到调节情绪的方法。要避免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合理设置玩电子产品时间,可以用定时器提前提醒,协商好惩罚机制。同时,孩子要每隔一段时间远离屏幕,进行眼部放松,像户外散步、晒太阳、参与家务事等。

记者:家长在孩子寒假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彭美玲: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帮助缓解不良情绪。还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假期计划,在孩子遇到困惑时倾听、支持并处理问题。如果孩子出现异常情绪或行为,家长要及时关注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们能在寒假提升心理健康,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新学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