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12秒效应(很多人会在12秒被控制,做出后悔的决定)
更新时间:2025-01-16 07:00 浏览量:16
假设有一天你无意中看到男朋友手机有一个暧昧的聊天记录,那一刻你感觉天都要塌了,所有的愤怒委屈背叛感涌上心头,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摔下手机歇斯底里的质问你的男朋友。
但是就在那个瞬间,如果你能够忍住冲动坚持12秒,你会发现情感的风暴可能就会停下来,整个的局面会完全不同。
在心理学中叫做12秒效应,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某些信息场景或刺激时,倾向于在最初的12秒内形成较为稳定的第一印象判断或情绪反应。
在这12秒的时间窗口内,大脑高效地处理接收到的信息。这种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人类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生存机制。
比如说在工作中你被同事误会,你就会马上的感受到愤怒和受伤。
根据12秒效益你的愤怒情绪会在12秒内达到高峰,如果你选择在12秒内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那你就可能会避免作出冲动的回应。如果你没有,那么在12秒以内,你就会爆发激烈的争吵和不恰当的行为。
比如在面试或者第1次约会的时候,你就会通过看对方一眼12秒钟的时间就会形成对对方的印象,这种短暂的时间内你的大脑就会迅速处理对方的外貌言语等信息,形成初步的判断。
为什么12秒效应至关重要?
1、情绪反应的时间窗口
情绪反应尤其是强烈的情绪,如果愤怒、恐惧。通常在触发事件后短时间内就会达到顶峰。
这个时间窗口大约就是12秒,12秒之后你的情绪就会慢慢的减弱,所以如果你能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控制这个12秒就能够很好地调节情绪。
2、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
大脑在接收到情绪触发信息后会迅速做出反应,这个反应是自动的,它是不理性的,不需要深思熟虑的。
然而这种反应并不是最佳的应对策略,因为都是通过直觉,过时的经验,那12秒效应就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机会,让人们有意识的重新评估,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12秒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1、冲动解决
当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发生争执时,给自己12秒的时间冷静下来,避免在愤怒的情绪下输出伤害性的话,或者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
2、缓解压力
在工作压力大或者面临截止日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12秒时间深呼吸,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减少焦虑和压力。
3、消费决策
在冲动购物之前给自己12秒时间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这个商品,这样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4、情绪表达
当你感受到沮丧或者愤怒的时候,给自己12秒的时间找到更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说可以使用非暴力沟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驾驶安全
当你再面临别人的挑衅,或者在驾驶中遇到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可以给自己12秒的时间冷静思考,避免做出危险或违规的行为。
6、亲子教育
当孩子的行为让你感到非常的沮丧和愤怒时,你可以利用12秒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以便更加理智和耐心的和孩子沟通。
总结一下:
12秒效应是情绪视情绪反应的时间窗口,也是大脑凭直觉反应的一个时间。
很多人不加以控制,做出一些让人后悔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利用12秒效应,给自己一个缓冲,不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我是云云,感恩爱阅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