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丽校园】浙江教育报:丽水市秀山小学推进家校协同育人
更新时间:2025-01-15 17:08 浏览量:29
“我家孩子参加护羊小队活动了,今天还和我商量要把小羊的家装修一下。”“你家孩子在劳动基地种了什么菜?我家的想种生菜。”……最近一段时间,丽水市秀山小学学生家长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学校组织的亲子劳动系列活动。
这是该校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的措施之一。秀山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约4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对孩子的陪伴较少,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的意识也比较薄弱。针对这一情况,2023年11月,学校成立“校家社共育研究中心”,以学校为圆心,以活动为载体,带动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方式,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校图书馆的2楼,有一间面向四至六年级学生的“亲子糖果铺”。当学生升入小学中高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逐渐到来,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与父母之间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为了促进该年龄段学生的亲子沟通,学校特意设置了这一温馨的空间。每个学期,四至六年级各班都会在“亲子糖果铺”开展一次班会课。课前,学生在家中与父母共同挑选带有亲情故事的物件,共同回顾故事经过;课上,学生轮流把温暖的亲情故事分享出来。
元旦前,“亲子糖果铺”又开张了。和妈妈一起用木棍做的小屋,“它是我们梦想中的‘小别墅’”;一家人每年拍摄的全家福,“唐装、汉服、礼服,每年主题都不同”;和父母、哥哥一起爬山登顶的留影,“互相搀扶,才能共同克服攀登中的困难”……学生们带来了各种有意义的小物件,讲述着它们蕴含的亲情故事。这些故事就像糖果一样,甜甜的,润滑着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自从有了这间‘糖果铺’,孩子时常会饶有兴致地跟我讲起同学家里的暖心故事,他也会特别留意家里的小物件,与我一起回忆他小时候的故事。这让我和孩子走得更近,心贴得更紧。”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说。
在秀山小学,像这样创意十足又充满温情的亲子活动还有很多。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由学生代表与家长合作,向全体师生宣讲;学校开辟出鱼塘后组织了“亲子护鱼”活动,学生与家长一起放入小鱼,向家长学习如何守护这些小生命;在“零食大作战”中,学生与家长齐心协力“抢”零食;还有充满趣味的“亲子运动会”、在行走中学习的“亲子研学”……
多一分互动就多一分理解,除了以活动搭建起亲子浸润式陪伴的新样态,学校还策划了一系列家长课堂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
“一个动作、一幅图、一个眼神,都可以是有效夸奖,可以夸出孩子的内驱力。”前不久,每月一次的家长课堂专题讲座在学校多功能厅如期开展。学校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家长讲解“如何陪伴孩子适应三年级变化”。三年级200多名学生家长参与,大家纷纷表示,将把这次讲座的收获运用到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努力为孩子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针对家长需求开设的专题讲座是学校与家长的“双向奔赴”。仅过去一年,家长课堂就围绕提升学习动力、二孩家庭育儿、一年级适应问题、手机管理、亲子沟通等主题作了12场讲座,超过2000人次参与。
来源|浙江教育报 丽水市秀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