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事关寒假期间校外培训,致全市家长的一封信

更新时间:2025-01-10 13:04  浏览量:22

致全市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寒假即将到来,为切实保障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充实、愉快的假期,我们将持续推进假期校外培训治理,切实减轻学生假期培训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请家长朋友本着“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多与您的孩子共度亲子温馨时光,科学理性选择校外培训。为此,我们温馨提醒您:

一、正确认识“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提出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期组织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凡是机构和个人在寒假期间举办学科类培训的行为均属违规。请家长朋友自觉抵制学科类培训,不要让孩子在寒假期间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

二、谨慎选择和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家长朋友在选择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时,请注意以下方面:一看:察看办学场所。报培训班前,要实地察看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选择房屋安全、场地宽敞、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等有安全保障的合规培训机构。二查:查看办学资质。要注意查看校外培训机构是否在信息公示栏中公示《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证照情况,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教师资质等信息,不要选择办学资质不全的“黑机构”。三防:严防各类违规收费,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一是务必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购课缴费,切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到培训机构私人账户。二是要自觉抵制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折扣、送课等方式诱导的超时段、超限额收费(一次性收费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或者一次性收费超过5000元的)。三是务必签订培训服务合同。请家长朋友缴费时务必主动与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2021年修订版)并索取正规发票。

三、请勿参加违规竞赛。

面向中小学生的正规竞赛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旨在挖掘学生特长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公益性教育活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的通知》要求,中小学不能将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文化课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竞赛绝不是招生入学的独特“敲门砖”和另辟蹊径的升学捷径。一是认准“白名单”。目前,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白名单”竞赛有两大类型:一是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共计43项;二是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23—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社会竞赛活动名单》,共计23项,名单附后。二是谨记“零收费”。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合规竞赛“零收费”,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参赛材料费、器材费等),不会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不会通过组织与竞赛关联的培训、展演、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不会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三是抵制“黑竞赛”。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未在“白名单”之列,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活动均属于违规“黑竞赛”。对于违法违规竞赛活动,尤其是打着竞赛旗号收取费用的活动,广大家长务必提高警惕、擦亮双眼、谨慎辨别、自觉抵制,以防财产损失。

四、加强假期安全教育

家长朋友要牢牢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假期孩子的安全教育。一是加强出行安全保障。为保证您和孩子的出行安全,请提前带孩子熟悉前往培训机构的交通路线,选择路况好,车流少的交通路线,避免匆忙赶路;驾车接送孩子,要按规定停放车辆,勿在消防通道、路口随意停放,孩子上下车时要高度关注过往车辆;骑电动车请佩戴好头盔,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交规意识;过马路要及时观察路况并走人行通道,不得闯红灯,不得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二是加强人身安全保障。家长要注意保护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基本信息,教育孩子对陌生人保持适当社交距离,规避潜在风险;教育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隐私部位,严禁父母以外人员触碰隐私部位,对不当行为要勇敢说“不”并及时报告老师和父母。

我们诚挚邀请家长朋友担任校外培训机构社会监督员,如发现违规违法培训行为,请及时拨打电话进行举报(举报方式见附件)。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加强监管,营造规范有序的校外培训环境,共同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永州市教育局

2025年1月8日

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2023-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社会竞赛活动名单

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举报电话

标签: 家长 培训 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