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不在虚度,解锁趣味年俗,给孩子超有意义的春节
更新时间:2025-01-09 11:29 浏览量:18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当熟悉的童谣在耳畔响起,春节的脚步便越来越近了。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悠久文化的节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本应是一场充满欢乐与惊喜的盛宴,是一段五彩斑斓、趣味十足的美好时光。
然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科技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孩子眼中的春节,似乎渐渐只剩下了丰盛的美食、长辈给的红包,以及抱着电子产品度过的闲暇时光。曾经那些充满仪式感、能让孩子们深度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年俗活动,正慢慢淡出他们的视野,年味也仿佛随之变得越来越淡。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们重新找回那份浓浓的年味,度过一个既欢乐有趣,又富有意义的春节呢?其实,答案就藏在那些传承千年、丰富多彩的传统年俗之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趣味年俗之旅,探寻让孩子春节更有意义的奇妙密码。
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这一天,不妨和孩子一起玩《八宝豆子》游戏。准备好彩虹伞和用报纸揉成的各色 “豆子”,大家一起撑开彩虹伞,将 “豆子” 放入其中,模仿着炒豆子的模样,一边欢快地抖动彩虹伞,一边大声吟诵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待儿歌念完,家长迅速拉高拉平彩虹伞,孩子们就在伞下像欢快的小豆子一样跳跃弹动。这个游戏不仅能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在一抓一放、一跳一落间,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锻炼。
接着,开启《美味腊八蒜》之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面前摆放着饱满的蒜瓣、晶莹的醋和干净的玻璃瓶。孩子们学着大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剥开蒜皮,将蒜瓣放入瓶中,再由家长倒入醋,密封好瓶口。在等待腊八蒜慢慢变绿的过程中,孩子们满是好奇与期待,时不时凑到瓶子前瞧一瞧。当腊八蒜腌制成功,一家人品尝着这带着独特风味的蒜,分享着劳动成果,家庭的凝聚力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愈发深厚,孩子对传统节日习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随着春节的正式登场,欢乐的游戏更是不能少。《生肖蹲蹲乐》可是个能让全家笑个不停的游戏。准备好十二生肖头饰和 “惨叫鸡”,家长抱着孩子,每组家庭戴上相应的生肖头饰。游戏开始,大家围坐一圈,喊着口令:“XX 生肖蹲,XX 生肖蹲,XX 生肖蹲完 XX 生肖蹲”,被点到的生肖家庭要迅速反应,家长抱着孩子边下蹲边压响 “惨叫鸡”,要是反应慢了或者蹲错,可就只能遗憾出局啦。这游戏玩起来,屋子里满是欢声笑语,家庭互动和团结感瞬间拉满。
《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用红包、卡纸、竹条等材料制作喜庆的小灯笼。制作完成后,来一场挂灯笼比赛,在门框两边贴上粘钩,将灯笼分成两份,孩子负责挂灯笼,家长在旁协助。看着一个个亲手制作的红灯笼挂起来,节日的喜庆氛围瞬间弥漫整个家,孩子在动手过程中,创造力和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还有《年画娃娃》游戏,准备红色圆形即时贴、眼罩、口红等。三组家庭展开竞赛,孩子坐在椅子上,家长蒙上眼罩,听哨声响起,凭感觉为孩子贴上红脸蛋儿、眉心画上红点,再给孩子穿上红肚兜儿,最后和装扮好的 “年画娃娃” 拍张亲子照,定格这欢乐温馨的时刻,也让孩子沉浸在传统新年的喜悦之中。
元宵节,花灯璀璨,喜乐安康。《送汤圆》游戏趣味十足,用报纸揉成一个个 “汤圆”,家长站在不远处,手背后,胸前挂个小纸篓,孩子站在起点线,奋力将 “汤圆” 投向纸篓。在一投一接间,亲子合作默契尽显,孩子的投掷能力与精准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欢笑声回荡在屋子里。
《猜灯谜》更是元宵节的经典保留项目。家长提前准备一些有趣的灯谜,写在彩色纸条上,挂在红彤彤的灯笼下。孩子们穿梭其中,看着谜面,小脑袋飞速运转,或皱眉思索,或恍然大悟后开心地跑去核对答案。这小小的灯谜,不仅活跃了孩子的思维,增长了知识,更让传统节日的文化韵味在家庭中流淌。
除了欢乐的游戏,年俗手作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剪窗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能让孩子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得到完美展现。准备好鲜艳的彩纸、锋利的剪刀,和孩子一起围坐在桌前,教孩子如何将纸折叠、裁剪。从简单的对称图案开始,慢慢过渡到复杂的花样,当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在孩子手中诞生,贴在窗户上,阳光透进来,洒下一片绚丽光影,孩子心中满是成就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也在悄然生根。
画糖画更是充满趣味与挑战。在热闹的集市上,寻一位手艺精湛的糖画师傅,让孩子亲眼目睹糖稀在师傅手中神奇地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回到家后,家长可以网购简易糖画工具,和孩子一起尝试创作。当孩子小心翼翼地握着糖画笔,勾勒出心中的图案,再轻轻咬上一口自己亲手制作的糖画,甜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印刻在他们心间。
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制作手工鞭炮。用红色卡纸卷成一个个小纸筒,再用金色丝线将它们串起来,贴上喜庆的图案,一串串手工鞭炮挂在房间里,节日氛围瞬间拉满。孩子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了解了鞭炮的寓意,更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与欢乐,动手能力与想象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哈密市文博院主办的 “龙行龘龘迎新春” 活动中,小朋友们分组手持舞龙道具,跟老师学习基本动作,感受舞龙魅力;在青少年研学基地,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教授下学习剪纸,翻转、折叠小小的纸张,伴着剪纸的咔嚓声,栩栩如生的各种图案跃然而出;随后,孩子们手握糖画笔,认真地画糖画,没多久,海豚、小狗、灯笼、奥特曼等形态各异的糖画便做好了。活动现场,小朋友们热情洋溢、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学生王梓萱开心地说:“这次活动非常有趣,有舞龙、剪纸,还有画糖人,内容十分丰富,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类活动。” 像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充分感受传统中国年味儿,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收获成长与快乐。
春节期间,不妨带孩子开启一场红色之旅,去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比如,前往朱德故里纪念馆,在那里,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孩子们能深入了解朱德同志光辉灿烂的一生,回顾那段烽火岁月里的感人故事。听着讲解员的讲述,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的心灵会受到强烈震撼,爱国情怀也会油然而生。
又或是走进当地的红色文化展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体验等,让孩子沉浸式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在互动体验中,孩子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红色文化内涵,明白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长谭廷俊是仪陇本地人,带着全家人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参观已经不是第一次,今年受疫情影响只能就地过年,他再次带着妻儿走进纪念馆,让孩子们接受红色洗礼,感悟红色文化,学习红色精神。参观学生谭郝感慨道:“看到这些旧事旧物,深受鼓舞,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全都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争取到的,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我会更加努力,长大后回报我们的祖国。” 让孩子们通过参观红色景点,了解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无疑是春节假期最有意义的收获之一。
年夜饭,这顿承载着满满温情与团圆之意的盛宴,无疑是春节里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家人围坐在摆满美味佳肴的餐桌旁,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幸福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高校老师周洪莲就深知这顿饭背后蕴含的教育契机。每年春节,她都会带着孩子一同参与年夜饭的筹备,从精心挑选食材,到用心烹制每一道菜肴,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为家庭付出的辛劳与快乐。年夜饭桌上,更是充满了仪式感。一家人先向长辈们送上最真挚的新年祝福,感恩长辈们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与悉心照料;孩子们还会亲手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或是一幅稚嫩却满含心意的画作,或是用零花钱购买的温暖围巾,这些小小的举动,让长辈们眼中泪光闪烁,心中满是欣慰。
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感恩,更懂得了孝顺的真谛。他们明白了长辈们的不易,知道要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对家人的爱。同时,年夜饭也是培养孩子餐桌礼仪的绝佳时机,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餐具、礼貌地与人交谈、不随意挑食等,这些看似细微的礼仪规范,实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一课,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素养与风度。
除夕夜,除了美食相伴,一场温馨而有意义的家庭会议也能为这个特殊的夜晚增添别样光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泡上一壶热气腾腾的香茗,摆上几盘精致的点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这场心灵的交流之旅。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回顾过去一年的成长点滴,无论是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还是在生活中学会的新技能,如骑自行车、游泳等,每一个小小的成就都值得被分享与赞美。孩子在讲述的过程中,不仅能增强自信心,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如何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情。接着,展望新的一年,大家一起畅谈梦想与目标,孩子可以制定自己在学习、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家长们也分享自己在事业、家庭生活中的期望。这种平等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一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与参与感。
就像在有的家庭中,孩子提出想要在新的一年学习书法,家长们不仅给予支持,还一起帮忙制定学习计划,准备学习用品;而家长分享工作中的挑战时,孩子也会用稚嫩却充满鼓励的话语为父母加油打气。通过这样的家庭会议,亲情得以升温,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学会面对生活的勇气与担当,拥有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动力。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显得尤为珍贵。春节期间,不妨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些温馨、欢乐的时刻留存下来,让它们成为日后可以反复回味的宝贵记忆。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用画笔描绘出春节的热闹场景。或许是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的画面,或许是街头舞龙舞狮的精彩瞬间,又或许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时的欢快模样。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他们对春节最直观的感受与表达,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绘画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作文。让他们用心去感受春节期间的点点滴滴,从筹备年货时的忙碌与期待,到年俗活动中的欢乐与新奇,再到与家人团聚时的温馨与感动。将这些经历与情感付诸笔端,既能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又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春节的意义,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
当然,拍照、录视频也是记录春节的绝佳方式。一家人穿上喜庆的新衣,拍一张全家福,定格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在孩子参与年俗活动时,用镜头捕捉他们专注、开心的表情;或是录制一段孩子拜年的视频,记录下那奶声奶气却充满诚意的祝福。这些影像资料,日后翻阅起来,满满的都是回忆,仿佛能让时光倒流,再次回到那些欢乐的瞬间。
家长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将这些照片、画作、作文整理成册,制作成一本专属的 “春节回忆录”。每年春节都延续这个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本本厚厚的回忆录将承载着孩子成长的足迹,成为家庭中最珍贵的宝藏,让春节的美好与意义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凝聚着浓浓的亲情。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欢乐玩耍的时光,更是成长与收获的契机。通过参与趣味年俗游戏,他们能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锻炼各种能力;投身多彩文化活动,开阔眼界、铭记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温馨团圆时刻,学会感恩、懂得孝顺,增强家庭责任感;用心记录美好瞬间,留下珍贵回忆,提升观察力与表达力。
家长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这个龙年春节,精心为孩子们打造一场充满意义的节日盛宴。让孩子们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氛围中,尽情享受欢乐,传承文化基因,收获成长力量,以饱满的热情与昂扬的姿态开启新的一年。愿每一个孩子的春节都充满欢笑、温馨与无尽的美好,在龙年里,如蛟龙出海,向着未来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