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针对小孩反复咳嗽的中成药,寒包火感冒、支气管炎、肺炎都行
更新时间:2025-01-04 19:16 浏览量:23
最近啊,好多家长都在操心孩子咳嗽的事儿。
小朋友们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一开始可能又是发烧,又是流鼻涕,嗓子也跟着喊疼,还咳个不停。
家长们呢,就像是半个医生了,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一股脑儿地给孩子安排上。嘿,别说,烧是退了,可咳嗽、流鼻涕就像赖着不走似的,有的小朋友甚至咳了小半个月,真是急死人了。
这种咳嗽啊,西医那边说是支气管炎或者支气管肺炎。有的家长呢,对中医不太了解,一听到“炎”字,就觉得肯定是上火了,得赶紧清热泻火,于是各种清肺热的药就给孩子吃起来。
结果呢,咳嗽没见好,反而因为吃了太多凉性的药,把孩子的脾胃给弄坏了,孩子吃饭不香了,精神头也不足了,看着真让人心疼。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简单说,就是得看清楚病症是热还是寒,热症得用凉药,寒症呢,得用热药,不能一看到“炎症”两个字,就一股脑儿地清热泻火。
比如说,孩子要是怕冷,流的是清鼻涕,咳出来的痰也是稀白的,这在中医看来,就是受寒了。这时候,虽然也是“炎症”,但得用热性的药来调理,如果这时候你给孩子用了风寒清热颗粒,那可就完全搞错了方向,效果适得其反。
小朋友们呢,本来就是阳气足,加上现在吃得又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体内热气重是常有的事。这样一来,一旦受了寒,就很容易形成外寒内热的体质。所以,这时候给孩子用药,就得找那种既能祛外寒又能清内热的。
有这么一种中成药,特别适合这种咳嗽,它叫小儿麻甘颗粒。它包含了古代医圣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的方子,这可是解表散寒、清热平喘、降逆止咳的良药。
它既能平喘止咳,又能利咽祛痰,特别适合那种风寒转成热症,或者一开始就风热袭肺的情况。
症状就是孩子有点发烧,出点微汗,咳嗽出来的痰又稠又黏,呼吸也急促,有时候还会气急鼻扇,喉咙里呼噜呼噜地响,孩子口渴烦躁,脸蛋红红的,尿也黄,舌头红,舌苔黄,脉搏也快。
小儿麻甘颗粒里头啊,麻黄、杏仁、紫苏子是热性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石膏、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是凉性的,能清热泻火、止咳化痰;甘草,既能化痰止咳,又能调和这些药,让它们一起发挥作用。
这药里头既有热药又有凉药,专门对付这种外寒里热、寒热错杂的咳嗽。
小儿麻甘颗粒可以治疗哪些病症?
像小儿肺炎喘咳、咽喉炎症这些,用小儿麻甘颗粒来对付发热、咳嗽之类的症状,效果杠杠的。而且啊,它不光只能治这些,像流感、支原体感染、甲流、新冠病毒感染、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肺炎、肺部感染,还有外感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它都能派上用场。
特别是那个毛细支气管炎,小宝宝们最容易中招了。一开始可能只是鼻塞、咳嗽,吃奶不太乐意,有点低烧,但过几天,咳嗽就可能变得更厉害,呼吸也急促起来,肺部还会发出那种呼呼的声音,听着就让人心疼。
去医院的话,医生可能会建议输液、雾化,但其实啊,如果咱们能正确地用小儿麻甘颗粒,效果可能比输液、雾化还要好哦。
怎么判断能不能用它呢?
如果孩子发热,但不怎么怕冷,咳嗽出来的痰黄黄的、稠稠的,还有点气喘,鼻塞流涕,不管是清鼻涕还是黄白鼻涕,口干想喝水,大便要么正常要么偏干,舌头红红的,舌苔有点白又带点黄,脉象呢,要么浮要么快要么滑,这些都是身体里有热的表现。
特别是如果喘得比较严重,甚至发起了高烧,或者是已经发展成了肺炎,这时候用它来应急,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总的来说啊,只要孩子是那种外面有点寒,里面又有热的状态,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寒包火”,就可以考虑用它啦。它是感冒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阶段。
哪些患者不能用这个药?
如果只是单纯的外感风寒,没有里热的情况,那就别用了。它主要是治那种外有风寒、里有热感的病症。像脾胃虚寒啊,或者是单纯的内热、阴虚津亏导致的咳嗽,都不适合用这个药。
肺脾气虚、阴虚肺热的朋友们也得小心用。如果你的舌头颜色淡红,苔薄白腻或者白腻水滑的,还有舌面上裂纹多,那最好也别用。
但记得啊,用药前最好还是问问医生,毕竟咱们说的只是一般情况,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