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放弃就是拯救,从念头断绝才叫接受……

更新时间:2024-12-27 10:41  浏览量:26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昨天和同事聊起现在孩子们的压力。

她说女儿在读研,读着读着觉得自己不是自己了。

女儿说希望回到童年的山村,过那样的小日子,把自己找回来。

今天我要谈的不是读书。也不是孩子。

是所有求不得之苦,是所有求而得的苦。

无论大人小孩,无论得到失去,好像都在苦里。是一只苍蝇爬在一杯糖水边上,为了那点甜,蠕动了很久。突然一不小心掉进去,整个都在糖水里,黏了翅膀,糊了多足,嗡嗡嗡又想爬出来,不要这蜜糖的困境了。

所以无论在哪里,都不好过。

爬在杯口的试探,掉进杯底的扑腾,都不好过。

用哲学家的话来说就是人生总在得不到的痛苦和得到了的无聊间来回。

小山村回不去的,因为身体回去了,心回不去了。

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心里装满了价值观,负荷了欲望,承载了荣辱……回去了也是一具行尸走肉。

是一个游子赤条条出去,又叮铃铃回来。全身披挂,伤痕累累,心有不甘,又人困马乏。

卸不掉的。

刀枪在心里,战争在心里,敌人在心里。

上马杀敌下马念经,超人才可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是换一个环境就会好的。

不是身体投降就能安宁的。

放弃当然是一种拯救,可是只有从念头断绝才叫接受。

放弃不需要回到原地。

放弃不需要缴械投降。

放弃只需要丢下执念。

包括非要不可,包括非此即彼。

物是人非,多因想入非非。

其实一切都是原地,你不必痛改前非。

世间人和事,大多啼笑皆非。

走一趟,来一回,何必文过饰非?

模糊对错,丢了好歹,看淡有无,直面生死……

这才是真正的放弃。

从念头断绝标准的束缚。

从行动解决道德的绑架。

没有不可以,哪样都可以。于是哪里都是出发地。

卸了叮铃铃,复归赤条条。

痛苦才不会生起。

你轻而易举找到了自己。

这才是接受。

这才有拯救。